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743L/2008-74080 | 组配分类 | 统计分析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08-08-12 |
经济发展总体平稳 面临形势比较严峻
--2008年上半年奉化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宏观从紧调控政策,以及国际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严峻复杂形势,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各地经济增速普遍回落,我市经济增速也放缓。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增速向下适度调整
今年以来,受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调控,以及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人民币持续升值、物价的过快上涨和新《新劳动法》的实施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市经济增速向下适度调整。上半年,经宁波市统计局统一核算、最终审定,我市实现生产总值(GDP)为85.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2.17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35.96亿元,增长10.9%。
(二)三大产业增长基本平稳,供给速度有所回落
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0%,扣除价格指数,实际增长5.1%。粮食播种面积略有增加,上半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4155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219亩,增长3.0%,其中早稻21978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68亩,增长0.8%。渔业生产捕捞增长、养殖减少。据海洋渔业局统计,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55323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1.0%,其中外洋捕捞产量44527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6.4%,海水养殖产量9540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3.9%。
2、工业生产平缓,高耗能行业增幅回落较大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1.44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7.2个百分点。从行业分类看,全市工业五大支柱行业中,只有纺织服装生产增幅提高,其余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纺织服装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71亿元,同比增长17.4%;机械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4.92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食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4亿元,同比增长9.6%;药化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6亿元,同比下降8.0%;电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66亿元,同比下降40.6%。机械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0亿元,同比下降31.9%,对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服务业发展趋势较好,作用日趋明显
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1%,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8%,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服务业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长较快。
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74.81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12.9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和19.9%。
(三)从三大需求看,投资、消费增长平稳,出口增速回升
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工业投资止滑回升
上半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19.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恢复性增长,成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2.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7%,但工业投资出现较快增长是在去年同期减少45.8%基础上的增长。受房地产新开发项目缺少和去年同期基数较大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上半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1.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完成2.94亿元,下降38.6%。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增加,平均规模扩大。今年以来,我市加大重点区块、重大项目的推进力度,新开工投资项目逐渐增多,项目平均规模扩大。上半年,我市新开工项目8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3个,其中限额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6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6个。限额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17.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9%;项目平均规模289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4万元。
2、消费市场名义增长较快,实际增速略有下降
受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物价上涨、消费升级等因素推动,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但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幅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4.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3亿元,增长17.8%。分地域看,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市区实现零售额17.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农村实现零售额11.13亿元,增长17.1%。
3、出口增速回升
1-6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其中,自营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增长14.4%,增幅比1-5月份又提高10.9个百分点,扭转了前4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四)从收入看,三大收入“二稳一低”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2亿元,增长21.2%。
2、企业多项经济效益指标出现下滑,经济效益亟待提高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不够理想。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达到250家,同比增加62家,亏损面达到29.1%;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83元,同比减少12.0%,亏损率达到36.99%;利润总额3.12亿元,同比减少16.4%。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为183.06分,比1-3月份提高7.12分,同比仍回落10.03分。
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705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放慢。由于受冰雪灾害影响,农村居民来自家庭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1710元,减少8.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工薪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81.3%;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现金收入42.0%。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增长对居民收入增长的拉动还不强。
(五)从发展趋势看,物价、融资、利用外资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
1、市场物价上涨过快
由于气候、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较快,食品大幅涨价是物价指数居高的主要原因。1-6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7.2%,其中食品上涨高达17.0%,拉动物价上涨5.4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拉动率达75.0%。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呈现 “七升一降”的格局,涨幅前三位的是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分别上涨17.0%、8.9%、5.6%,只有交通和通信下降4.4%。食品中,油脂类上涨36.9%、肉禽及其制品类上涨38.3%、水产品上涨10.1%、菜上涨23.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当月依次为6.7%、9.0%、7.6%、7.4%、7.4%、5.0%,可见从6月起开始明显回落,并将进一步回落,预计全年超过去年(4.1%)的可能性较大。
2、存款增长缓慢,货款继续在高位较快增长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2.57亿元,比年初增加14.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76亿元,比年初增加8.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6.69亿元,比年初增加22.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1%,其中中长期贷款51.71亿元,比年初增加7.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6%。由于受国家宏观从紧调控政策、人民币汇率和国家准备金率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今后“贷款难”现象会不断显现,潜在不良资产会有所增加,社会民间的融资量会日益增大,企业筹资成本将明显增加,可能会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和企业生产经营。
3、利用外资恢复性增长
上半年,三资企业总投资额169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758万美元,增长4.3倍;合同利用外资4364万美元,增加3872万美元,增长7.9倍;实际利用外资2428万美元,增加1945万美元,增长9.4倍。
二、纵向比较,今年我市经济增幅回落,但从长期看,总体发展向好趋势仍未改变
今年以来,我市GDP增速出现明显放缓趋势,较前四年13.5%的GDP增速明显回落,似乎回到了“九五”时期(“九五”期间我市GDP平均速度为11.4%),这主要是受到宏观调控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影响,上半年相关的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都出现了回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今年以来只有个位数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平稳增长,但主要是工业投资在去年低基数上的高速增长的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虽然增速较快,但实际增速回落,自营出口增速趋缓,金融存贷款增速放缓,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回落,CPI偏高难下,及受去年经济增长前低后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半年我市经济平稳缓和回升的可能性较大,将出现较高通胀与平稳运行的发展趋势。但从长期趋势分析,支撑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潜力较强。一是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和丰富的民间资金将为加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二是深入推动重点区块和重大项目建设将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三是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加速提升,将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加快自主创新、技术开发所带来的高回报率将促使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关键作用。
三、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1、工业经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世界经济发展放缓,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宏观政策趋紧,出口退税完善,融资成本提高,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影响,企业压力确实很大,困难重重,盈利空间越来越小,这是当前我市工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是中小企业。
我市工业现有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应对外界压力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产业层次依然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末端简单加工型企业为主,企业附加值总体偏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对我市工业企业影响程度会更大,部分企业几乎没有盈利空间,只得缩小生产规模以静观市场变化,有的企业甚至提前退出市场。如新《劳动法》的推行实施,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短期阵痛,部分服装加工企业甚至注销和停业。另一方面,我市外贸的依存度较高,较大的出口比重,对国际贸易壁垒、出口政策调整的敏感性较强。我市工业经济,主要以服装加工、简单机械加工为主,出口环境和出口政策对我市出口经济影响较大。
2、节能降耗的压力
今年以来,受所占比重最大、单位能耗较高的机械行业生产增速的回落的推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出现下降,但下降的持续性还不稳,由于单位能耗较高的机械行业的产能并未实质性下降,一旦条件成熟,有可能继续加快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77吨标准煤/万元,比宁波平均低0.49吨标煤/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5%。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0%,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9.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9.7%,增幅比全社会用电量还低2.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占能源消费总量一半以上,用电量增幅的大幅回落,将有力地推进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实现。
3、CPI仍将保持较高的水平
国际市场石油和主要农产品价格连创新高,劳动力成本和利率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价格上涨较快。自今年以来2月份以来,我市CPI一直7%以上,尤其是食品类价格涨幅在17%以上。工业品价格上涨逐步由资源类和上游行业向中下游行业传导,由工业生产领域向投资领域和消费领域扩展。虽然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均出现回落,但从有可能推动CPI上扬的影响因素分析,市场价格上行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受去年下半年价格大幅上涨翘尾因素的影响;二是上半年7.2%的高物价,将会对全年CPI造成一定影响;三是国际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对我国输入型涨价压力加大,油、电价格走高。目前农产品价格、基础材料价格、服务类价格上涨压力仍较大,控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4、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所减弱
投资需求虽然在今年以来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增幅均在10%以内。在面临土地、资金、节能减排、企业家投资意愿等多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投资形势并不令人乐观。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加快、贸易摩擦增多、加工贸易政策变化,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及其对亚洲周边国家、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波及,种种的环境变化使得出口增长面临空前的困难和压力。我市出口依存度较高,出口趋缓对我市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
四、全年经济展望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情况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成因错综复杂,是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叠加共振的结果,完成全年主要经济目标任务难度加大。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央已明确提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作为县级政府,由于控制物价上涨的职能和手段十分有限,当务之急首要的任务是防止经济出现大的下滑,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力促工业经济止跌回升,继续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切实巩固和发展我市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