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读书吗?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
今日话题:读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均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因其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日前,我市2013年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启动,今年5月又是奉化市第五届全民阅读月,本期会客厅关注奉城市民阅读。你喜欢读书吗?每天抽出多少时间读书?你更青睐电子书还是纸质书?读书带给你什么?
主持人:张夏珍
本期嘉宾:李大珠 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卓科慧 奉化市锦屏三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碧丰 市图书馆馆长赵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南乔木” 网友
“舟自横” 网友
主持人的话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领奖回来后的多次演讲中都谈到“读书”这个话题,他说:“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而实现。”阅读的意义毋庸多言,让阅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吧!
主持人:奉化人阅读情况如何?
胡碧丰: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与上一年的4.35本基本持平。同是亚洲国家的日本是8.5本,韩国是11本,差距很大。我们近两年没有专门做过有关奉化市民的阅读率、人均阅读量等方面的系统调查,但走进图书馆的人不少。每逢双休日,少儿图书馆里借书的孩子非常多,甚至大年初一,也有人一大早光顾图书馆。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取消了首次办证的工本费后,最近几年读者办证量明显增长。
李大珠:从2009年开始,我市每年都举办全民阅读活动,每年5月是“全民阅读月”,今年已是第五届。通过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努力让阅读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常态。从最初的10个活动到今年40多个活动,全民阅读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影响力逐渐增大。
卓科慧:我从1994年开始经营三味书店,将近20年过去,书店几易地址,规模扩大,买书看书的人每年都在增加。
现在,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带着孩子逛书店的市民不少。暑假里,我们提供的座位座无虚席,有些孩子和市民干脆是蹲着或者席地而坐,一看就是半天。
从进书店的人群来说,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市民对于阅读比较热衷。而农村群众相对读书少,我们曾经免费赠书在农村人流量相对较多的小店设立书屋,但效果并不好。
赵甫:我每年的阅读量在30本左右,基本上所有类型的书都在看,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旅游、政治等书籍都有涉猎。今年最主要在看一些古籍,因为我是中文系毕业的,古文毕竟是自己老本行。
读书给我带来很多,尤其是看大部头的《资治通鉴》、《诸子百家》等书籍,一定是要求自己心态安静安静再安静的情况下,才能窥豹一二,这样不仅提高自己的古文功底而且对修身养性方面也很有益处。
“舟自横”:我挺喜欢读书,偏爱文学类书籍,读大学时图书馆跑得挺勤。
但工作后,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心态浮躁,静不下心来读书。现在一年的阅读量有5本就不错了。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从书中汲取些营养和能量,多看一些好书。
主持人:随着社会发展,现在人的读书方式、选择图书上有什么改变?如何看待这种改变?
胡碧丰:网络的普及发展已经让更多人选择读电子书。的确,电子书读书方便、快捷。传统的纸质阅读与快速的电子阅读,各有所长,可以相互促进。但电子阅读的负面作用不可忽视,那就是碎片化、去经典化,缺少思想深度和情感交流。所以,依旧有很多人热衷分享纸质阅读乐趣。有些人阅读了电子书后,又“重回传统”。
卓科慧:时代在变,人们选择图书也在变。以前,名著、诗歌、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影像制品等受追捧。现在,玄幻小说、官场小说、网络小说,关注社会热点的普及类图书,名人写的书,以及财经类书籍等比较受欢迎。
“南乔木”:现在利用电脑、手机阅读网络小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过当前网络小说档次太低,精品极少,绝大部分都是垃圾,这样的阅读很大程度上是消磨时间。个人认为,真正要抛弃浮躁,静下身心来阅读,特别是品味经典,从经典中吸取精神养分,怡情养性,还是要阅读纸质图书,这种阅读的质感和乐趣,是电子书无法给予的。
主持人:如何提高人均阅读量,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赵甫:书店里有一种很好的读书氛围,一个城市的书店越多,这个城市的读书氛围越浓。而受网络冲击,传统书店生存日益维艰,政府应该对传统书店采取减免税收等扶持措施,对一些书吧之类的商店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中小学应该少点作业,多给孩子课外读书时间。筹建旧书交易平台,提高价廉物美的旧书流通率,使一本好书能让更多人看。爱好读书的志同道合者可以定期举行读书沙龙。
卓科慧:市民对于读书的好处认识不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首先要认识到读书可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碰到的一些难题和困惑,可以修养身心,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多请著名作家和学者来讲课,多推荐好的图书。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读书。
李大珠:目前,各个层次群众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认识程度不一,有些人认为阅读纯属个人爱好,读不读书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基层的图书比较匮乏,特别是在农村,群众阅读基本局限在几张报纸、几份杂志上。因此,要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不仅丰富图书量,还要真正发挥作用。
胡碧丰:2008年,市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联合推出“点书台”服务,读者在新华书店选中自己喜爱的书籍后,可到收银台进行联网查询,如果此书图书馆里没有收藏,读者就可以在点书台现场办理外借手续,直接借回家阅读。读者阅读完后只需按期归还给图书馆即可。今年,三味书店也设立了“点书台”。此外,图书馆日前还推出了“家庭借书证”,一次性最多可以借阅图书5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