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垃圾不落地,你做到了吗?

字体:【大】 【小】
  今日话题:乱倒生活垃圾、乱放营业垃圾、乱抛车窗垃圾……这些不文明行为既违法又影响公共卫生,更是对环卫工人的间接伤害,近年来,虽然我市成功创建省文明城市、省生态市及省卫生城市,城市卫生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离“垃圾不落地”还有距离。本期民生会客厅一起关注我市环境卫生建设,大家做到“垃圾不落地”了吗?
    主持人:夏  梦
    本期嘉宾:
    蔡宣军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竺晓光 市环卫处副处长
    余  帆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岳林执法中队中队长
    应  琳 阳光社区居委会主任
    韦时英 环卫工人
    “偷偷摸摸看一眼” 网友
环境卫生不断改善,乱扔垃圾仍存在
    主持人:我市环境卫生状况如何?
    竺晓光:据统计,我市今年日均产生垃圾约500吨,较去年增长10%,前两年每年增长7~8%。垃圾数量上升,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增加不少,特别是夏天。2005年我市成立多部门合作的城区卫生保洁管理办公室,建立“一把扫帚”保洁机制,原来三不管的地方有人管理。另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很多农村建了垃圾场,垃圾每天有人清运。可以说,这几年来,我市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但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给环卫工人增加不少工作量。
    余  帆:几年前,城管部门和临街店铺经营户签订“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书,每家店铺门口都有相关责任人。每年,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会到各签订点检查。对随处乱扔垃圾的行为,我们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乱扔生活垃圾,将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对随处乱扔经营性垃圾的,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每个中队都落实责任,相关工作人员定点定区域巡逻。乱扔垃圾的现象比以前改善不少,但是,早餐店、快餐店、水果店等店铺仍时有发生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
    韦时英:我当了6年环卫工,现在负责清扫惠政路状元坊附近区域。之前,在老小区附近打扫,乱扔垃圾的现象特别严重,状元坊附近夜宵摊每天都有很多垃圾,两个环卫工人都忙不过来。
    应  琳:小区居民乱扔垃圾的现象比以前少很多,但是,乱扔垃圾现象未杜绝,有些明明眼前就是垃圾桶也会随地乱扔。在老小区和农居混住地方,环境卫生相对差些,夏天一到,苍蝇蚊子就多。
    “偷偷摸摸看一眼”:开车乱扔垃圾的现象并不少见,之前就报道过多起环卫工人为了捡路上的垃圾被车撞的事情。就我观察,驾驶员停车的时候顺带扔垃圾在地上比较多。
改善卫生环境重在提升素质
    主持人:改善卫生环境面临哪些难点?
    竺晓光:我市按照国家建设部标准在人行道、街道都安装分类果壳箱,在小区、街道都安装垃圾桶。建成9个垃圾中转站,5个保洁考核组,日常工作基本能完成。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分类果壳箱的垃圾基本没分类,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因为人力、财力等原因,在收集、中转、运输这一方面压力较大。
    蔡宣军:自从我市创建省卫生城市以来,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仍有不少市民卫生意识淡薄。行为习惯的改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余 帆:每个月我们都有几起乱扔垃圾的处罚,一般情况下,执法人员都是以劝导、警告为主。但是,实际效果不大,有些人屡教不改。
    “偷偷摸摸看一眼”:对于杜绝乱扔车窗垃圾,每个路口都配备交警不现实,所以关键还是得提高驾驶者的个人素质。
加强监管,让垃圾不落地
    主持人:做到“垃圾不落地”,相关部门有什么措施?
    竺晓光:接下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学校、商家,通过电子屏幕、短信、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不落地,从我做起”活动和“垃圾分类,你能习惯么”等专题讨论,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与社区联合,建立垃圾分类示范点,做到可回收利用。
    蔡宣军:意识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只有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到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中,像呵护家庭一样呵护我们的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要知道,市民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城市文明、城市美化只靠政府某些部门、环卫工人是远远不够的。全体市民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余  帆:工作人员要加强巡逻,对乱扔垃圾的现象给予及时的制止,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对店铺、商家分发资料进行宣传,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
    应  琳:通过黑板报、宣传窗等方式,积极开展社区文明卫生宣传工作。
    “偷偷摸摸看一眼”:抓一个乱扔车窗垃圾的罚当几天的交通协理员,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引导市民自觉遵守。
    主持人的话——
    都说市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个体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垃圾不落地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