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79996P/2015-91921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主题分类 统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15-02-16

2014年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字体:【大】 【小】

奉化市统计局

2015年2月16日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推进实力城市、品质城市、文化强市“三大建设”和四大板块开发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呈现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09.22亿元,按可比体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9%,第二产业增长5.7%,第三产业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为9.2:45.1:4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39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4万美元,首次超过万美元,标志着奉化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均GDP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

2008-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亿元、%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5.28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02亿元,增长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9.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完成税收收入52.2亿元,增长7.1%,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94.4%。从各主要税种情况看,完成营业税7.03亿元,增长0.2%;增值税23.76亿元,增长10.4%;企业所得税6.95亿元,下降6.1%;个人所得税3.64亿元,增长21.9%。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和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20.0%、12.5%、12.4%和11.6%。

2008-2014年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指数2.1%。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呈现“七升一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4.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0%、衣着类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0%、居住类上涨1.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4%。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84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0%。生猪生产平稳,肉猪出栏量24.39万头,比上年减少2.3%;猪肉产量 2.2 万吨,减少2.3%。家禽存栏 154.96 万只,减少9.2%。水产品总产量15.1万吨,增长5.5 %。农业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豪升农业等3家公司被认定为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华厦农业被评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4只、绿色食品2只、有机食品3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3家,新增“三品”认证面积3673亩。全市农业标准化程度达到60%以上。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列全省第六位。成立上海农科院奉化工作站,与浙工大合作启动智慧农业示范项目,水蜜桃智慧农业试点全面启动。

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重新编制了《奉化市域村庄布点规划(2012-2020)》(会审稿),新启动培育建设中心村2个、特色村4个、精品线1条、先进乡镇2个,累计完成76个省、宁波市级全面小康村创建,顺利完成第三批12个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84个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完工,受益2万户。全年农家乐游客人数达到415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3.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溪口、萧王庙等4个镇、街道列入宁波首批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萧王庙中国美丽镇村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三村一线”建设深入推进,上白、大堰、常照三个村列入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2013年,我市城乡统筹水平居全省第26位。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0.4亿元。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35亿元,甬江防洪工程东江剡江奉化段堤防整治工程、县江下游段防洪工程(三期)、桐照栖凤标准海塘建设、奉化江堤防胡家渡段应急整治工程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农民饮用水、农业节水等民生水利建设工作,6座水库除险加固,80座山塘整治工程,以及锦溪河、五岙溪、大堰县溪等小流域治理工程均顺利推进。新建、改造农业泵站及田间水利配套工程30处,增加排灌面积1900亩,改造农业泵站及渠间配套工程24处,改善灌溉面积4600亩。完成9个节水工程,实施面积2892亩。农村饮用水工程投资2374万元,提升了2.77万人的饮用水质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0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5.74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厨卫家居、船舶制造等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74.74亿元,下降0.6 %,新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7.1亿元,增长0.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9.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13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新产品产值99.4亿元,增长5.3%,新产品产值率达27.2%;实现利税总额22.38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税金总额12.39亿元,增长10.4%。

2008-2014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亿元、%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61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9.41万平方米,增长5.4 %。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完成服务业投资131.37亿元,增长11.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72.1%。工业技改投资增势强劲,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4.76亿元,增长36.4%,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6.1%。

2008-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住宅投资37.61亿元,下降3.4%。商品房施工面积306.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6%;商品房销售面积27.02万平方米,增长29.5% 。成交二手房35.2万平方米,其中二手住房1961套,成交面积22.5万平方米,下降38.2%。

编制完成近期建设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新一轮市域村庄布点规划,实现中心城区及重点功能开发区块控规全覆盖,“数字奉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获全国银奖。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获国家批准。启动《奉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指导完成《溪口镇总体规划》、《莼湖镇总体规划》,并通过会审。全年累计受理测绘项目801项,完成基础地形数据入库18平方公里。

加快城区“五横六纵”城市主干道建设。完成长岭渠改造、朱家河截污、南海建材市场污水接管、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松岙污水处理厂、棠云村至桃源府邸污水管网、王叶、梁家墩污水管网等工程。实施城区“洁、平、亮”工程,修复居敬路、桃源路、南山路等破损人行道,重铺锦屏北路至惠政西路、南山路至公园路沥青路面,完成阳光茗都西北侧景观整治、城区照明智能管理系统改造、中山公园截流等工程。

健全城区“一把扫帚”保洁机制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机制。全年共清运生活垃圾24.93万吨,日清运约680吨;清运粪便2.55万吨,日清运约67吨;清理建筑装璜垃圾0.78万吨。改造、更新、延伸DN100以上总管40公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总数1600户,全年供水量3025万吨,平均日供水8.27万吨;推进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建设,已完成低压管59公里、中压管59公里、高压管1.1公里的敷设。 

五、交通运输业

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73亿元。西环线一期工程、奉钱线和白莼线路面大修工程推进顺利,江拔线大张至沙堤段改道工程、裘村至莼湖快速通道连接线工程按计划开工建设,完成甬临线孙家至下陈段、四明东路两个路段及金海路东环线至火车站段公路亮灯工程、14个水毁重建工程、浒溪线路面中修工程及20条农村联网公路、4座危桥改造、2处边坡整治等项目。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03.15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382.9公里,路网密度达102.77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年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量2049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客周转量98850万人公里,增长15.2%。完成营业性货运量1615万吨,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公路货运量1220万吨,增长9.9%;货物周转量61.52亿吨,增长19.0%,其中货运周转量19.71亿吨公里,增长6.2%。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快。完成西坞线、莼白线、下湖线及相关支线160辆农村客运班车改造,新辟西坞、莼湖、松岙、裘村方向公交线及2条西坞区域公交线;完成溪口至宁波线客运班车改造,以直达专线和沿途停靠专线两种形式开通溪口至宁波旅游专线。新增公交车133辆,新增公交线17条,新增线路里程463.15公里,公交运营总里程达873.5公里,输送旅客2014.84万人次,增长16.8%。城乡交通枢纽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公交总站投入使用,完成城区及溪口区域100个公交候车亭建设。

六、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0亿元,同比增长18.9%。汽车类等消费热点拉动有力。我市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9.84亿元,同比增长68.4%,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8个百分点。奥迪4S店、北京现代4S店、南海锦地建材城竣工开业,梅里达广场、花鸟市场、宁兴城市广场、时代广场等项目竣工。成功举办车博会、住博会、购物节。深化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全面完成27个流通节点建设任务。调查采集我市120家名特优产品企业和重点企业产品信息并录入浙货网。

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2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自营出口总额25.3亿美元,增长5.7%。新增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110家,累计达940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44家。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2.8%。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66个,其中欧盟8.47亿美元、美国4.69亿美元、东盟1.27亿美元、拉丁美洲2.35亿美元,贸易额分别占28.7%、15.9%、4.3%和8.0%。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6只,合同利用外资2.9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3%。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8家,核准中方投资额1434.1万美元,实际中方投资额527.3万美元,增长313.2%。年末服务外包企业11家,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1.5亿万元,增长68.8%。

编制了《奉化西南片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奉化市“十三五”旅游规划发展前期研究》。溪口景区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入选“中国智慧旅游建设优秀案例”,溪口旅游集团通过了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验收;黄贤森林公园荣膺全国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大堰原生态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区;新正大马术俱乐部成功创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宁波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百强旅行社。开通旅游官方微信平台;微电影《心有林夕》参加“美丽宁波”2014微电影大赛获最佳影片提名奖。制作《心由境生》海外旅游宣传册。制作发布了奉化市文明旅游宣传片。全年共接待旅游者1459.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实现旅游总收入103.56亿元,增长17.3%,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七、金融和证券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45.47亿元,比年初增加26.3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41.18亿元,比年初增加25.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6.45亿元,比年初增加5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19.67亿元,比年初增加5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4.27亿元,比年初增加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7.53;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3.63亿元,比年初减少2.17亿元,比上年下降2.3%。年末,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17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邮储银行1家、农商行1家、村镇银行1家。全市社会融资规模53.06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财产险4.23亿元,增长16.8%;人身险5.8亿元,增长11.3%。保险公司赔款与给付累计支出3.69亿元,比上年下降22.0%,其中财产险 2.68亿元,人身险1.01亿元,分别下降27.8%、1.0%。

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成交总额661.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0%。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为30440户,比上年增加915户,增长3.1%。筹建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奉化运营中心。

八、科技、教育、人才

全年新增宁波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3项,其中国家级13项。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宁波市重点、重大科技专项8项,宁波市智团创业项目6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总数达70家;新增宁波市科技型企业8家,总数达62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研究院各1家,总数分别达到15家和3家;新增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9家,总数达56家。宁波市“两化”融合试点企业5家。杰森能源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年申请专利1888件,其中发明专利459件,比上年增长25.7%;授权专利1349件,其中发明专利98件,增长55.6%。浙江省首个县(市)级“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联络站”正式揭牌成立,奉化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工业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我市的国家气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邀请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12所高校的25位专家与我市26家气动企业开展了科技项目对接。

加强农业科技扶持力度。“奉化市竹产业升级行动”项目成功列入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金叶槭树新品种中试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新增国家星火计划3项;新增宁波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农村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新农村示范项目等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2项。

组织实施“全球选才”战略。先后7次组团外出招聘人才,成功举办了春夏6次大型人才交流大会,1.04万人次进场应聘。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786名,其中博士10名、硕士111人。全年共培训各类人才1.46万人次。推荐晋升高级职称176名,晋升中级职称263名,690人获得初级职称。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8690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11530人。各类农民技术人员3501人,当年农函大与农村党员实用技术人员培训5500人。科学知识宣传25场,宣传人次3.1万人次。

全市现有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54所。义务教育段43所学校(不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经省万校新标准化学校标准验收,37所学校达标,达标率86.0%。全市在校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58650名,其中普通高中学生6289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5902名、初中学生13581名、小学学生32833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45名。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3778名,其中普通高中教师593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453名、初中教师1250名、小学教师1469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13名。武岭中学获评首批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

全年迁改建校舍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中小学学生生均占地面积29.6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中小学校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2283台,每百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0.94台;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65%,基本实现了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向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跨越。全市报考普通高校的人数为2921人,高校录取2610人,录取率为89.35%。

九、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剧院、档案馆各1个,电影院3个。广播电视台1座,光缆到行政村率100%。新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项目1个,宁波市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5个,宁波市优秀基层业余文艺团队5个。成功举办2014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2014中国奉化桃花节暨第12届萧王庙桃花笔会、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和婚姻家庭论坛,荣膺“最具魅力节庆城市”称号。免费为农村送电影2600场、送戏下乡250场。新开通奉化残联图书流通点,送书100余册,为奉化武装部、东海舰队劳教大队送书500余册;完成农家书屋添置、交流图书3.8万册的工作。炫彩奉化美术团队获评“2014宁波市优秀视觉艺术群体展最佳视觉艺术创作群体”。市政府发文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明松溪派内家拳、根雕。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9个,病床2036张,卫生技术人员3396人。为全市47460名60岁以上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为68.51%;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3.22万份;新纳入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儿童7765名,全程接种率99.08%;全市婚检率95.2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68%,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全市婴儿死亡率2.35‰,新生儿死亡率2.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03‰,围产儿死亡率6.68‰,无孕产妇死亡。建成并运行市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会诊中心、市临床病理诊断会诊中心和市集中消毒供应中心。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新创宁波卫生街道3个、卫生村与单位37个,溪口镇创建国家卫生镇顺利通过省级复查。全年参加无偿献血4276人次,机采血小板220人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显成效,门诊均次费用控制在3%范围以内,住院均次费用下降6%-23%;全面推广诊间结算和“多元化预约挂号”服务,便民惠民措施进一步完善。

成功组织承办浙江省舞龙锦标赛、第五届“奉化新生代杯”海峡两岸拳击精英赛、“艾盛服饰杯”2014年第二届宁波城市足球冠军赛、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专项委员会会议、岳林杯"2014年浙江省中老年羽毛球混合团体邀请赛、“阳光海湾”杯2014•华东地区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和赛事。荣获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的全国龙狮项目推广贡献奖。篮协虞布义和溪口中心小学毛小平获评首届浙江省最美体育人。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中获得金牌52.08枚、银牌27.50枚、铜牌28.83枚,团体总分1286.10分,金牌、奖牌、团体总分名列宁波市第一,创下了省运会历史的最好成绩。更新健身路径90条,建设篮球场35片,安装乒乓球桌40张。全市86.4%公办中小学校在非教学时间内向市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市民就近就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省体育强市高质量通过复评。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83728人,比上年末增加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660人,增加1126人。全年出生人口3754人,出生率7.76‰;死亡人口3297人,死亡率6.82‰;人口自然增长率0.94‰。全年计划生育符合率96.49%,出生婴儿性别比106.21%,比上年下降1.21个百分点,综合避孕率91.06%,下降0.53个百分点。

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46元,同口径增长10.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55元,同口径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33元,同口径增长11%,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6%、8.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4.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2.0平方米。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1108个,共举办各类劳动力洽谈会102期,有31588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实现农村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5216名,转岗就业率达到84%以上。帮助983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56 %。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52297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023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918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9179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97023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480元提高到540元。修改完善了医疗救助的标准,扩大了救助对象和特殊病种范围,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均设立了统一的社会救助窗口。全市低保人数7712名;有1208人享受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2013人享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37名孤儿全部享受基本生活费,其中家庭寄养孤儿26人,集中供养孤儿11人。 

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年末总参保人数16492人。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114400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915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232369人。

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单位20个,床位2916张,收养各类老年人1800余名;有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446名,集中供养率达100%;各类福利企业23家;各类社会组织386家。

完善保障性住房工作。落实新开工滨海新区力邦社区公租房二期项目470套,新开工城市旧住宅区改造安置房1840套,推出公共租赁住房1076套、人才公寓198套、限价房80套,发放廉租补贴1132户,补助金额310万元。

全年慈善机构募集善款3573.92万元,救助支出2863.04万元,受助的困难群众达4.98万余人次。市慈善机构累计募集已达19494万元,累计救助支出13483万元,受助35.25万余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6镇、5个街道、26个社区、13个居民委员会、353个村民委员会。

十一、资源环境、社会安全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面启动。新增国家级生态镇1个,新申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街道)5个、省级生态街道1个、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5家、宁波市级生态村102个、省级绿色学校1所。清理“垃圾河”10条,治理“黑臭河”12条,实现市、镇(街道)、村三级河道“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停产关闭奉化热电燃煤机组,完成禁燃区内37台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全面实行“黄标车及无标车”区域限行,累计淘汰黄标车3720辆,其中受理审定2125辆,发放补贴金额2485万余元;全年共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2089万吨,日平均处理5.7万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9%。全社会用电量27.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85亿千瓦时,下降6.9%。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47起(不含消防),比上年下降9.4%;死亡54人,下降5.3%;受伤347人,下降8.4%;直接经济损失159.79万元,下降23.9%,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四项指标较大幅度的下降。推进企业安全培训,全年共培训人员64336人。华尔推剪(宁波)有限公司和宁波华扬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为宁波市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八打八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检查企业2167个,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200起。全省首创安全生产“实名曝光”制度,43家安全生产“缺位”企业被媒体实名曝光。

全年完成食品检测2454批次,药品监督抽验230批,分别占全年抽检任务的102.3%和100%,其中检出不合格230批,阳性检出率为12.8%;全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378例,其中新的和严重的报告占35.7%。全年检查各类食品药品单位419家次,药械、餐饮、保健品和化妆品共立案261起,结案244起,罚没款122万元,没收物品货值金额共计4.55万元,移送公安案件7件。

全年本级信访总量为2162件人次(包括上级转办649件人次),比上年减少21.1%。其中,来信454件,减少18.1%;来访492批/1707人次,批次增长4%,人次减少21.8%,其中五人以上集体上访68批/830人次,批次减少22.7%,人次减少38.8%。市党政领导接待群众305批/1084人次。

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到96%和98%;健全防范处置欠薪机制,为3809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7508万元;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受理劳动争议627件,仲裁结案率达到92.18%,调解率达到72.5%。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按户籍人口测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4)城区“五横六纵”:五横指宝化路、中山路、大成路、长汀路、四明路;六纵指东环路、金钟路、桥东岸路、桥西岸路、南山路、西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