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读书了吗?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对于“读书”的推崇,已经绵延了千年,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刚刚发布,有超过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你今天读书了吗?本期会客厅,邀请嘉宾一起来聊聊“读书”。
主持人:王琼
本期嘉宾:
陈英军 市图书馆馆长
朱方 市文广新局文艺科负责人
林肖锦 市图书馆副馆长
周碧艳 松岙中心小学语文老师
“潘多拉啦啦啦”网友“民生会客厅”交流平台:QQ群(日报民生会客厅)64640581热线电话8898777788974599报料热线版块欢迎读者向我们提供“民生会客厅”的话题。
我市免费图书资源丰富
主持人:我市图书馆的现状如何?除了图书馆,还有多少免费图书资源?
陈英军:市图书馆目前总藏书量22万册,可容纳藏书30万册,每年还会添置1万册新书。提供讲座、阅览座位800多个,设有采编室、外借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资料室、地方文献室、活动推广部、档案室。2004年以来,连续3次被评估为全国一级图书馆。
为打造“5分钟阅读圈”,除了固定的图书馆,全市的各农村、社区以及一些单位、企业还有流动图书点。目前,全市共有200多个流动图书点,共有10万册图书在这些图书点流通。其中,阳光社区、老年大学的流动图书点的书已经实现了和市图书馆通借通还。为迎合新时代阅读的新需求,图书馆和市政府还新设了2台电子书借阅机。拿起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扫一扫,就可以把正版的电子书下载到手机上。
朱方:2010年起,“农家书屋”在全市全面推开。形式和流动图书点相同,面向的群体是农村、农民。目前,全市各镇、街道的每个行政村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农家书屋”,总藏书60多万册,并且每年还会新购置3万多册。
为了使购置的图书都能是群众真正需要的,现在购置新书都采取“点单式”,即让各个村的村民自己到书店选书,再由政府统一买单。书籍藏在深闺乏人问津
主持人:目前,市民存在的普遍的阅读特点是什么?推广全民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林肖锦: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了全民阅读的新变化。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略有减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调查过程中,超过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在我市,今年1—4月,市图书馆共接待市民13043人次,出借图书79843册。2014年同期,共接待市民10503人次,出借图书59302册。近几年,看书的人数和图书借阅的数量都在以20%至30%的幅度增加。电子书借阅机,今年第一季度共下载电子书4000多册。虽然从数据上来看看书的人在增加,不过总体来说,看书的人还是不多。
看书的人群以儿童为主,成年人很少。大人们很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是对自己却一点都不重视。在我们的阅览室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看书,家长在一边玩手机。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潘多拉啦啦啦”:开卷有益,所谓开“卷”,现在又不仅仅是书卷,打开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览器都一样。不拘是什么载体,重要的是内容。可是我注意到近几年,不管是电子书的下载量,还是书店图书的销售量,综合排名前10位的几乎都是网络文学和一些工具书。这些书或是充满暴力淫秽或是宣扬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有分辨能力的成年人偶尔看看解解闷没有关系,可是让青少年看了将遗患无穷。全民读书还需营造氛围
主持人:推广全民读书,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朱方:为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享受读书,我们和图书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是邀请市民免费参与。2012年推出“凤麓讲堂”,目前已开讲40期,被评为宁波市和省社科示范基地,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宁波市社科讲坛优秀讲坛。还有两年一度的“巴人读书节”、各类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去年,我们还征集学生的作文,出版了2本书。
林肖锦:为了鼓励读书,我们推出了许多免费活动。凭奉化市图书馆借书证可在新华书店和三味书店借阅2本不超过100元的图书馆没有的书籍,市民点书图书馆买单,看完了再还回图书馆就可以。既方便了读者,也丰富了我馆的馆藏结构。
此外,2014年开始我们和市教育局合作,推出了“亲子阅读”,由幼儿园教师免费授课,形式活泼新颖寓教于乐,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对于每月借阅量排名前三的市民,我们都会送上小礼物。另外,为推广全民读书,在流动图书点的运作上,现在单位、企业只要提出申请,经我们审核通过后,就会向他们免费提供图书。
周碧艳:我们学校有个走廊书吧,每节课后都有许多学生在看书,每个教室里还有图书角,这些书有些是学校的,也有学生拿来交流的,学校的书一般隔一段时间会换一批。
虽然喜欢看书的还是集中在一部分学生,但比起以前整体氛围好多了。看到同学们都在看书,那部分不爱看书的人潜移默化地也爱上阅读了。
平常,我们还会要求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仅对学生有要求,规定老师也需每月阅读一本书籍并撰写心得进行读书交流。
主持人的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读书的好处已无需赘述,眼下春光正好,不妨择一本好书,暂且把脚步放慢一些吧。
主持人:王琼
本期嘉宾:
陈英军 市图书馆馆长
朱方 市文广新局文艺科负责人
林肖锦 市图书馆副馆长
周碧艳 松岙中心小学语文老师
“潘多拉啦啦啦”网友“民生会客厅”交流平台:QQ群(日报民生会客厅)64640581热线电话8898777788974599报料热线版块欢迎读者向我们提供“民生会客厅”的话题。
我市免费图书资源丰富
主持人:我市图书馆的现状如何?除了图书馆,还有多少免费图书资源?
陈英军:市图书馆目前总藏书量22万册,可容纳藏书30万册,每年还会添置1万册新书。提供讲座、阅览座位800多个,设有采编室、外借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资料室、地方文献室、活动推广部、档案室。2004年以来,连续3次被评估为全国一级图书馆。
为打造“5分钟阅读圈”,除了固定的图书馆,全市的各农村、社区以及一些单位、企业还有流动图书点。目前,全市共有200多个流动图书点,共有10万册图书在这些图书点流通。其中,阳光社区、老年大学的流动图书点的书已经实现了和市图书馆通借通还。为迎合新时代阅读的新需求,图书馆和市政府还新设了2台电子书借阅机。拿起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扫一扫,就可以把正版的电子书下载到手机上。
朱方:2010年起,“农家书屋”在全市全面推开。形式和流动图书点相同,面向的群体是农村、农民。目前,全市各镇、街道的每个行政村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农家书屋”,总藏书60多万册,并且每年还会新购置3万多册。
为了使购置的图书都能是群众真正需要的,现在购置新书都采取“点单式”,即让各个村的村民自己到书店选书,再由政府统一买单。书籍藏在深闺乏人问津
主持人:目前,市民存在的普遍的阅读特点是什么?推广全民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林肖锦: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了全民阅读的新变化。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略有减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调查过程中,超过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在我市,今年1—4月,市图书馆共接待市民13043人次,出借图书79843册。2014年同期,共接待市民10503人次,出借图书59302册。近几年,看书的人数和图书借阅的数量都在以20%至30%的幅度增加。电子书借阅机,今年第一季度共下载电子书4000多册。虽然从数据上来看看书的人在增加,不过总体来说,看书的人还是不多。
看书的人群以儿童为主,成年人很少。大人们很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是对自己却一点都不重视。在我们的阅览室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看书,家长在一边玩手机。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潘多拉啦啦啦”:开卷有益,所谓开“卷”,现在又不仅仅是书卷,打开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览器都一样。不拘是什么载体,重要的是内容。可是我注意到近几年,不管是电子书的下载量,还是书店图书的销售量,综合排名前10位的几乎都是网络文学和一些工具书。这些书或是充满暴力淫秽或是宣扬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有分辨能力的成年人偶尔看看解解闷没有关系,可是让青少年看了将遗患无穷。全民读书还需营造氛围
主持人:推广全民读书,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朱方:为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享受读书,我们和图书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是邀请市民免费参与。2012年推出“凤麓讲堂”,目前已开讲40期,被评为宁波市和省社科示范基地,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宁波市社科讲坛优秀讲坛。还有两年一度的“巴人读书节”、各类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去年,我们还征集学生的作文,出版了2本书。
林肖锦:为了鼓励读书,我们推出了许多免费活动。凭奉化市图书馆借书证可在新华书店和三味书店借阅2本不超过100元的图书馆没有的书籍,市民点书图书馆买单,看完了再还回图书馆就可以。既方便了读者,也丰富了我馆的馆藏结构。
此外,2014年开始我们和市教育局合作,推出了“亲子阅读”,由幼儿园教师免费授课,形式活泼新颖寓教于乐,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对于每月借阅量排名前三的市民,我们都会送上小礼物。另外,为推广全民读书,在流动图书点的运作上,现在单位、企业只要提出申请,经我们审核通过后,就会向他们免费提供图书。
周碧艳:我们学校有个走廊书吧,每节课后都有许多学生在看书,每个教室里还有图书角,这些书有些是学校的,也有学生拿来交流的,学校的书一般隔一段时间会换一批。
虽然喜欢看书的还是集中在一部分学生,但比起以前整体氛围好多了。看到同学们都在看书,那部分不爱看书的人潜移默化地也爱上阅读了。
平常,我们还会要求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仅对学生有要求,规定老师也需每月阅读一本书籍并撰写心得进行读书交流。
主持人的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读书的好处已无需赘述,眼下春光正好,不妨择一本好书,暂且把脚步放慢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