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呼吁公园多些免费游乐设施
每当夜幕降临,岳林广场就成了夜间游乐园,令孩子们流连忘返,儿童游玩的蹦床、旋转木马等大型游乐设施,钓鱼、画画、套圈等小游戏,棉花糖、烤肉串等小吃应有尽有。有人觉得它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闲暇之余带孩子游玩的好去处;也有人觉得噪声扰民,对于安全甚表担忧。但今年8月底,随着岳林广场游乐设施的撤离,褒贬不一的评论也将随之而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话题,城市广场该被赋予哪些功能?城市规划中,能否多些市民休闲、孩子游乐的设施?本期会客厅,让我们一起关注儿童游乐设施这个民生热点问题。
主持人:岳林广场的游乐设施为何撤离?这些设施撤去哪里?
江卓伟:岳林广场上游乐设施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2001年市儿童公园开始实行公园员工承包制,到2006年,由于设施陈旧,游玩的人寥寥无几,基本处于停业状态,直到2009年被拆除。考虑到全市儿童无其它游乐场地,市政园林管理处在2006年跟7家儿童游乐设施摊主签订了场地租赁合同,允许他们在广场上设摊,作为一个过渡,为全市儿童提供一个临时性的游乐场所。
随着儿童游乐设施的进驻,广场上各种流动摊贩也随之而来,给广场上休闲锻炼的市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也增加了管理难度。随着仁湖公园的逐步建成,作为岳林广场上的临时游乐设施便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所以,趁着今年场地租赁合同到期之际,管理处便不再跟摊主续签合同,并通过沟通协调方式与经营户达成一致,限期搬离,回归广场本来的休闲文化功能。对于搬离后的设施如何处置,这要看摊主个人意愿,有些设备会被处理,有些可能搬离市区,到偏远镇街道设摊。
张女士:觉得广场设摊不太好,有时候经过那儿,放眼看去总觉得不协调,游乐设施声音很大,加上有的摊位,尤其是烧烤摊等小吃摊,卫生欠缺,满地垃圾。而锻炼的人只能在广场角落找个位置栖身,一点都不像一个供市民休闲的文化广场。免费儿童游乐场所少
主持人:对于游乐设施的撤离,大家都怎么看?
陈腾珠:在广场上设摊已将近10年,现在突然一下子要撤离,多少有点抵触,但我已配合管理处搬离了摊位,把设备搬到银泰广场经营。现在儿童群体庞大,且家长也舍得为孩子花钱,跳跳床这个项目还不错。但城市大了,孩子多了,场地却有所局限,奉化的儿童游乐设施实在偏少。
江培增:我这个决明子沙池不像其它设备,卖给别人也没人要,只能当废品放在家里,今后也没什么计划,只能再看看。因为部分市民已习惯了岳林广场上的儿童游乐设施,较相对于远离市区的仁湖公园而言,市民带孩子去岳林广场更为方便。只要保证这些游乐设施的安全,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作息,外加控制小吃摊等流动摊贩的进驻,我认为保留这些设施也不错。
“指向幸福”:儿童游乐园的存在是社会的一种需求,家长带孩子游玩的过程不仅促进了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这种渠道更好地融入集体,同样是一种教育方式。我觉得这些游乐设施挺有必要,我家儿子4岁,经常带他去那玩。岳林广场游乐设施集中,游戏氛围浓,孩子之间还能互动,撤离以后都不知道该带孩子去哪里玩。希望合理规划增加免费儿童游乐场所
主持人:岳林广场游乐设施撤离,奉化的少年儿童又少了一处游乐场所。对于增加儿童游乐场所,提升生活品质,大家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徐铭:目前,仁湖公园内的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用地面积13187平方米,儿童公园用地面积63306平方米,可为我市青少年妇女儿童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休闲、娱乐、学习空间。从奉化市现状看,已建设完毕的仁湖公园内的儿童公园可满足一段时期内的市民需求。儿童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应当遵循科学,过多建设反而是种浪费,过少又不能满足需要。我们的城市规划应当科学论证,认真把关。解决幼儿活动场所应该多管齐下,统筹建设。第一,可充分利用现有和拟建的城市公园、文化广场等项目中,设置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第二,转变思路,积极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资源,在城市建设开发中多设置些商业儿童游乐设施。“指向幸福”:很多家长都希望在节假日多带孩子到户外游玩,让孩子放松身心、开阔视野。然而,在我市,能让孩子们尽情玩耍的游乐场所不多,且其中不少都要收费。现在岳林广场儿童游乐设施没了,只剩银泰广场门口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仁湖公园又未开放,离市中心较远,确实需要政府部门多规划一些儿童游乐场地,在社区加大投入,增加儿童设施,或将幼儿园、学校、企业、青少年宫等单位的游乐资源统筹起来,免费对儿童开放,以缓解目前的需求。
张女士:商场门口及室内游乐园都是五花八门的收费游乐项目,儿时免费的大象滑梯等免费游乐设施早已不见了踪影。全市范围内儿童游乐项目免费的少,收费的多,希望商场内也能容纳为儿童设置的免费游乐玩具,政府应创造条件开辟更多的儿童乐园。主持人的话———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城市载体功能的完善有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儿童游乐场所的需求日益增强。解决儿童游乐场所和设施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希望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能有更多适合青少年儿童活动的场所。
协助采写:陈培芳陈银儿
主持人:方叶
本期嘉宾:江卓伟市政园林管理处副处长徐铭市规划局规划编审科科长
陈腾珠岳林广场跳跳床摊主
江培增岳林广场决明子沙池摊主
张女士市民
“指向幸福”网友
主持人:岳林广场的游乐设施为何撤离?这些设施撤去哪里?
江卓伟:岳林广场上游乐设施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2001年市儿童公园开始实行公园员工承包制,到2006年,由于设施陈旧,游玩的人寥寥无几,基本处于停业状态,直到2009年被拆除。考虑到全市儿童无其它游乐场地,市政园林管理处在2006年跟7家儿童游乐设施摊主签订了场地租赁合同,允许他们在广场上设摊,作为一个过渡,为全市儿童提供一个临时性的游乐场所。
随着儿童游乐设施的进驻,广场上各种流动摊贩也随之而来,给广场上休闲锻炼的市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也增加了管理难度。随着仁湖公园的逐步建成,作为岳林广场上的临时游乐设施便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所以,趁着今年场地租赁合同到期之际,管理处便不再跟摊主续签合同,并通过沟通协调方式与经营户达成一致,限期搬离,回归广场本来的休闲文化功能。对于搬离后的设施如何处置,这要看摊主个人意愿,有些设备会被处理,有些可能搬离市区,到偏远镇街道设摊。
张女士:觉得广场设摊不太好,有时候经过那儿,放眼看去总觉得不协调,游乐设施声音很大,加上有的摊位,尤其是烧烤摊等小吃摊,卫生欠缺,满地垃圾。而锻炼的人只能在广场角落找个位置栖身,一点都不像一个供市民休闲的文化广场。免费儿童游乐场所少
主持人:对于游乐设施的撤离,大家都怎么看?
陈腾珠:在广场上设摊已将近10年,现在突然一下子要撤离,多少有点抵触,但我已配合管理处搬离了摊位,把设备搬到银泰广场经营。现在儿童群体庞大,且家长也舍得为孩子花钱,跳跳床这个项目还不错。但城市大了,孩子多了,场地却有所局限,奉化的儿童游乐设施实在偏少。
江培增:我这个决明子沙池不像其它设备,卖给别人也没人要,只能当废品放在家里,今后也没什么计划,只能再看看。因为部分市民已习惯了岳林广场上的儿童游乐设施,较相对于远离市区的仁湖公园而言,市民带孩子去岳林广场更为方便。只要保证这些游乐设施的安全,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作息,外加控制小吃摊等流动摊贩的进驻,我认为保留这些设施也不错。
“指向幸福”:儿童游乐园的存在是社会的一种需求,家长带孩子游玩的过程不仅促进了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这种渠道更好地融入集体,同样是一种教育方式。我觉得这些游乐设施挺有必要,我家儿子4岁,经常带他去那玩。岳林广场游乐设施集中,游戏氛围浓,孩子之间还能互动,撤离以后都不知道该带孩子去哪里玩。希望合理规划增加免费儿童游乐场所
主持人:岳林广场游乐设施撤离,奉化的少年儿童又少了一处游乐场所。对于增加儿童游乐场所,提升生活品质,大家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徐铭:目前,仁湖公园内的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用地面积13187平方米,儿童公园用地面积63306平方米,可为我市青少年妇女儿童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休闲、娱乐、学习空间。从奉化市现状看,已建设完毕的仁湖公园内的儿童公园可满足一段时期内的市民需求。儿童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应当遵循科学,过多建设反而是种浪费,过少又不能满足需要。我们的城市规划应当科学论证,认真把关。解决幼儿活动场所应该多管齐下,统筹建设。第一,可充分利用现有和拟建的城市公园、文化广场等项目中,设置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第二,转变思路,积极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资源,在城市建设开发中多设置些商业儿童游乐设施。“指向幸福”:很多家长都希望在节假日多带孩子到户外游玩,让孩子放松身心、开阔视野。然而,在我市,能让孩子们尽情玩耍的游乐场所不多,且其中不少都要收费。现在岳林广场儿童游乐设施没了,只剩银泰广场门口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仁湖公园又未开放,离市中心较远,确实需要政府部门多规划一些儿童游乐场地,在社区加大投入,增加儿童设施,或将幼儿园、学校、企业、青少年宫等单位的游乐资源统筹起来,免费对儿童开放,以缓解目前的需求。
张女士:商场门口及室内游乐园都是五花八门的收费游乐项目,儿时免费的大象滑梯等免费游乐设施早已不见了踪影。全市范围内儿童游乐项目免费的少,收费的多,希望商场内也能容纳为儿童设置的免费游乐玩具,政府应创造条件开辟更多的儿童乐园。主持人的话———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城市载体功能的完善有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儿童游乐场所的需求日益增强。解决儿童游乐场所和设施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希望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能有更多适合青少年儿童活动的场所。
协助采写:陈培芳陈银儿
主持人:方叶
本期嘉宾:江卓伟市政园林管理处副处长徐铭市规划局规划编审科科长
陈腾珠岳林广场跳跳床摊主
江培增岳林广场决明子沙池摊主
张女士市民
“指向幸福”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