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城里生活来到小乡村村当全职“保姆”---记大堰镇“慈孝家庭”孙金畅家庭
“俗话说,女婿等于半子。王良夫家的女婿很孝顺,真是比亲儿子还亲,《讲大道》栏目专门来采访过呢!”说起孙金畅,大堰镇岭下村村民总是津津乐道。
为照顾两老,他谢绝单位返聘
王良夫夫妇育有4个子女,老大已经去世了,孙金畅的妻子是大女儿,其他的在天津、宁波、奉化等地办了企业,平时比较忙,只有逢年过节才到乡下来看望。为方便团聚,子女们凑钱在老宅上新建了小洋楼。可随着岁数的增加,两位老人互相照顾的难度也在加大。
“我爸今年90岁,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年纪大了老人病,吃喝拉撒都得有人照顾,我妈也85岁了,能把自己照顾好都不错了。”孙金畅告诉笔者,一次,王良夫生病,丈母娘王祥苗怎么拖都拖不动。为此,他决心放下在市区的生活,专门到这里来照顾岳父岳母。
家里人有意见吗?孙金畅摇头说,弟弟妹妹们工作忙,妻子要管儿子一家子,带孙子脱不开身,今年他正好从单位———市公路管理段退休,索性就全职照顾他们。“本来单位还想继续聘请我去工作,但爸年事高了,两老住乡下,总得有人照顾。”
为让两老舒心,他扮多种角色
在旁边的平房里,笔者看到了王良夫夫妇。干净的中山装,红润饱满的气色,身体略微偏胖,真看不出这就是90岁的王良夫。他正坐在靠背椅上看电视,话已经不太会讲了。孙金畅每天早上都扶他坐着看电视,说总躺着不好。坐在一旁的是王良夫的老伴,她一边指着屋里的两张小床,一边缓慢地说:“这张外面的女婿睡,里面的老头子睡,女婿每天洗衣做饭,什么活都他一个人干了。”
由于王良夫尿频尿急便秘,有时候几分钟就要起来一次,有时候还要用开塞露,王良夫每夜都要起来好多次。为了方便照顾丈人,孙金畅让身体稍好的丈母娘住到新房子去,而他自己就和丈人一起睡在这平房里,吃喝拉撒都照顾着,细到穿衣喂饭,粗到收拾家务,照顾得井井有条,屋内包括厨房都整理得干净清爽。
“爸好酒,为照顾他身体,我每天给他喝点饮料权当是酒,一日三餐准时吃,胃口不错,就是新陈代谢慢,肠胃不好,我现在找到他生活的规律了。”孙金畅指着旁边特制的椅子说,他的儿子也很孝顺外公外婆,从淘宝上买了专供老年人上厕所用的椅子。
眼看快到中午了,孙金畅赶紧去给两老做饭,既做青菜豆腐这些可口的素菜,又做鱼虾等荤菜,每周给他们炖蹄膀,既吃得新鲜又营养全面。
这么好的女婿,全大堰难寻
“这样的好女婿,整个大堰都难寻!”村民向笔者感叹,“有时候还听王良夫埋怨女婿这么年轻不工作,女婿为了他竟连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都回绝了,城里人谁能像他这样,在乡下禁得住寂寞吃得起苦。”看到王良夫时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笔者觉得他应该是在心疼女婿吧。
王伟国告诉笔者,孙金畅的老家在萧王庙街道,父母年纪也大了,是他妹妹在照顾着,而他却在这农村里一个人守着岳父岳母,平时就算去奉化,也就是给两老配些药、买点菜,一般当天就回来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孙金畅却以平凡实在的行动诠释了孝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