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的2个小时,孩子该去哪儿?
主持人:孩子放学早,家长怎么解决接送问题?
张爱红:根据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以我们学校为例,学生上午8点开始上课,一二年级是下午3点15分下课,三年级到六年级根据具体排课不同,为3点15分或3点45分。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放学太早了,距离他们下班还有一两个小时,这段“真空期”孩子要怎么度过,一直是学校和家长在思考的问题。
王菊南:孙女今年上四年级,放学都是我去接她回家。孙女放学以后一直玩游戏直到六七点爸爸妈妈回来,这样太耽误时间了,孩子根本不听我们的话,这两三个小时也不学习也不碰作业。
秦铃:我找了一个托管班,把孩子放在托管班,直到我下班去接。但这不是解决的办法,有时候一个负责人管理十几个学生,并且是不同年级的。他们只能帮着看会儿孩子,却不能保证他们完成作业的质量,几个孩子在一起反而还会相互抄写作业。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托管班的监管,否则这种辅导反而害了孩子。
徐先生:由于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无法帮忙接送。为了解决接孩子放学的问题,现在我们几个家长采取“拼接”的方式。我们跟与儿子同班的两个家长比较熟悉,所以我们就一起协商,每天由一位家长接孩子回家并定期轮换。轮到的家长把孩子接到家中,并督促孩子在等家长的同时做作业,直到其他的家长下班回来把自己的孩子接回家。
“潘潘潘”:托管班的卫生、消防、安全都很难保障,把孩子放在那里我实在是不放心,可又没有什么办法。“四点钟学校”受欢迎
主持人:目前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缓解这一矛盾?
毛翎:社区从2005年起创办“四点钟学校”,经验是从宁波学来的,到现在已经10年了。一开始我们的场地在奉中社区居委会的二楼,后来得到锦溪小学的支持,专门提供了一间标准化的正规大教室给我们,还定制了桌椅。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还配备了课外读物和飞行棋、围棋等小型体育娱乐器具。
我们聘请了两位老师帮忙,辅导孩子做作业,陪孩子阅读,同时保障孩子的安全。孩子一下课就可以到“四点钟学校”,直到父母来接他们为止。
单桂香:前几年我从幼儿园退休,知道奉中社区组织了“四点钟学校”,就很想参与进来。2013年开始,就来帮忙了。我和另一位老师则会在3点半前到学校,家长们一般来接送孩子的时间是在5点到6点之间。我们跟家长互留联系方式,有时候家长实在来不了,我们就会把孩子送回家。
张爱红:实验小学“四点钟学校”从2013年开始创办,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目前参与的学生已达432人。结合学生兴趣,学校开设了奔放拉丁、动感街舞、智慧围棋、七彩管乐、炫酷轮滑、快乐游泳等13个项目。聘请了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并进行安排,上课时间为学校放学后的1个小时。
学校采用课堂时间与“四点钟学校”相结合的模式,错时安排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与专业老师签订相关协议,要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安全。让学生们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收获更多快乐和健康,也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呼吁多方管理同步衔接
主持人:关于孩子放学后的两小时,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张爱红:学校受到场地、经费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能实现每一天都能让孩子参与特色课程。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让孩子在校外上一两个培训班,去学习沟通技巧,增强自信心以及沟通、合作能力。
徐先生:“四点钟学校”是个不错的点子,政府应该予以政策上支持鼓励,争取让各个社区都能建立起来。
“潘潘潘”:教育部门禁止学校收费办班,如果能建立一支公益性队伍,由学校、家长和社会合力解决放学孩子接送问题,也是一种办法。
秦铃:能不能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说参观一下美术馆、博物馆。让学生从社会中,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在课堂上学到什么内容就去实地参观、考察,工厂、农场等都可以去,可以尝试把课外这2个小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延伸。
主持人的话———“四点钟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何保证培训和托管的质量,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