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捕鱼为何屡禁不止?
当前,随着“五水共治”、渔场修复振兴“一打三整治”等工作的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市民最直观的感受是,现在河水清了,鱼也多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相关流域非法捕捞现象开始抬头。本期会客厅,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打击防范非法捕捞行为。
主持人:王紫宁
本期嘉宾:
李静辉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沃华兴 溪口镇综合执法局直属中队中队长
田 明 大堰镇农办工作人员
董 宇 钓鱼爱好者
毛师傅 溪口镇岩头村村民
“曲逸”网友
主持人:近两年我市非法捕捞情况如何?
李静辉:非法捕捞行为发生地主要在象山港海域和内河流域。按照相关规定,象山港内只允许有资质的船只用流刺网捕捞,但还是存在用电拖网、珊瑚网、地笼网等网具的违法捕捞行为。在日常巡查中,我们发现有些“三无”船舶和自备船本身没有涉渔资质,却出海捕捞生产。此外,也有些渔船违反伏休规定进行偷捕。
我市大小河道,水面均存在以电鱼、地笼网捕鱼、电拖网捕鱼为主要形式的非法捕捞行为。在尚田、西坞、江口、萧王庙等地的河道尤为多发,在西坞、方桥、江口等地的大水面河道还存在杀伤力最大的电拖网捕捞。
今年一季度,共查处“三无”船舶13艘,取缔禁用渔具1000余顶,收缴电捕鱼工具50余套。
沃华兴:溪口剡江流域的非法捕捞行为多发在每年的4至7月份鱼类繁殖季节,气温低、天气冷的时候捕捞行为比较少一些。1-5月,我们直属中队共查获地笼网等禁用渔具122顶,收缴电捕鱼工具3套。
田明:大堰地处山区,用网捕鱼的现象不多,多以电鱼为主。在甬江流域,今年我们一共查获近10顶禁用渔具,收缴电捕鱼工具10套。非法捕捞违法成本低
主持人:非法捕捞行为一旦被发现,违法者将面临怎样的处罚?此类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李静辉:如果“三无”船舶存在非法捕捞行为,我们会没收渔获物及违法所得并罚款,并拆解该船舶;有资质的渔船则以罚款及扣减当年的油补为主。平时,我们定期在象山港海域定期巡查,发现有渔民非法捕捞,就收缴渔获物及渔具,然后集中销毁。内河流域也一样,一旦发现,违法者将面临罚款,电捕鱼用具一概没收并集中销毁。
内河流域主要是以我们大队队员为主,在象山港执法,有必要时,我们会联合边防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当前内河渔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存在脱离实际、界定不清晰、处罚乏力、管理空白等问题,与当下内河渔业管理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导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我市河流众多、河域面积大、河网星罗棋布,而渔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有限,执法力量薄弱,导致非法捕鱼现象一直有反复。
田明:电鱼器具包括升压器、变压器、毛竹竿,三个东西配合就可以电鱼,组装比较方便,成本也比较低,几百块钱就可以了。我们收一个,他们再做一个,很方便。违法成本低,法律意识淡薄是很重要的原因。
沃华兴:电鱼具有隐蔽性,一般都是发生在晚上12点以后。有时我们接到举报电话以后,立刻赶到现场,电鱼的常常已经跑了,所以执法很难。我们只能采取蹲点的方式,队员在草地里“埋伏”,看到他们出来了我们就冲上去。但是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收缴工具,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最多让他们来做个笔录。虽然可以罚款,但要求违法人员主动积极上缴罚款,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实现。全民监督很重要
主持人:你怎么看待电鱼这种行为?打击防范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董宇:电鱼是每个钓鱼人深恶痛绝的,现在钓鱼的人不像过去一样是为鱼而钓,是为了钓鱼的乐趣,真正爱好钓鱼的人钓到小鱼后都会放生的。举报电鱼的90%以上是钓鱼的人,我自己也打过举报电话。建议加大处罚力度,毕竟只是收了电瓶,对这些人没有什么影响,过了几天他们就又来了。
毛师傅:我们村里的河道都保护起来的,一看到有人捕鱼,我都会阻止。每个人发现有非法捕鱼的现象都出去制止,就会好一些。
田明:大堰镇的各个村都实行“门前河自治”,提倡每个村都安排一个专人进行巡查。这个管理方式效果不错,大家都有了主人翁意识,现在溪流河道里的小鱼,比前几年多了不少。
“曲逸”:我认为政府设置可以设置一些禁渔区,虽然也不能完全避免非法捕鱼的现象发生,但是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鱼资源。禁渔区的管理和处罚条例可以明确一些,派专人管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河道和水域都是公开的,很难管理。
李静辉:发挥各镇(街道)渔业协管员作用,通过民间护渔人队伍建设和群防群治试点工作的实施,充分调动群众保护渔业资源的主观能动性。水利局、公安等单位进行联合执法,形成合力。
主持人的话———希望市民在这件事情上能有正确的认识,实现全民监督。同时也劝告那些非法捕鱼人,不要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做伤害生态环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