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825979/2016-09012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商贸、海关、旅游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尚田街道 发文日期 2016-05-04

桑果村畈头

字体:【大】 【小】

  尚田镇畈头自然村是一个历史悠久古村,位于横山水库库区西边的高山腹地之中。村子依坡而筑,房屋鳞次有序,四周绿树环绕,两边溪水淙淙,如今的畈头有着诗画般的美景和现代生活设施。因为那里盛产桑果,尤其是这几年畈头桑果采摘游开展得非常热烈,故而外地游客喜欢把畈头村称为“桑果村”。
  记得去年五月中旬,我和几位老年朋友一起去畈头参加采摘桑果农业游活动。得知那几天去畈头游客太多,常引起交通堵塞,为了避开游客高峰期,我们起了一大早,挤上开往畈头方向的城乡中巴车。汽车一路向南,穿广渡、过楼岩,到水库大坝脚下后与大堰方向的汽车分道扬镳,从一片竹林中缓慢上坡。走上大坝顶,眼前展开的是平静宽阔的湖水,远远望去还有一小山顶在碧水中浮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古代诗人笔下的景观就好像在此呈现。
  汽车经弯弯的库区公路,走进了桑果村。整个畈头村阳光明媚,云蒸霞蔚。路边绸柔般的桑林波光潋滟,早起的人们已经把装满桑果的塑料筐子整齐地堆放在路旁,等待汽车把它运走。
我们在农户家休息片刻,待其他游客进来后大家一起拿起箱框,由农户小钟导引下走出村子,与其他游客一样走向桑果园。站在高处我环顾四周,那里的桑果林与其他地区果林不同,从村边屋前开始就有零星果园出现,而在对面低山缓坡、半山腰的梯田间桑果林成带成片,与其他颜色作物相衔接,桑叶嫩绿的色彩更为鲜明。桑果林中的每块土地虽高低不同,地形各异,但都有石阶小路相连,伸向茂林深处的纵横两条汽车道在桑林边沿穿过,游客进出方便。就是由这一条条石阶小路把一群群游客撒向旷野绿海之中,行人一旦潜入桑果园中就难觅人影。
  走进桑果园又好像走进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区,它的表面全是嫩绿色的桑叶,平静得像湖水一样,当你俯下身子向内望去,里面那真是树树生珠玑,上下挂玛瑙,一簇簇绿的、红的、紫黑色组成的桑果子群饰满了每一根枝条,如一座立体展示珠宝的殿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由于这里环境独特,日照足,通风条件好,采下来的桑果只只晶莹肥大,香甜可口。
  大概处于盛果期,又适逢周末,这天游客特别多。从早晨开始人就像流水似的走进来,源源不断。他们中有亲朋结伴,组团而来;携老带幼,全家出动;外地游客慕名而至。从溪口方向开过来的5辆旅游大巴车进入畈头后,近两百名游客一时间像潮水般地涌向桑果林,一下子就淹没在桑海之中。更使人瞩目的是,大约在上午十时左右,整个山崦岙口凡可以停放汽车的地方都泊满了车辆,特别是村子下面的那条主干道上汽车排起了长龙,从杜岙村口一直排到后山村下,长度足有一公里,以前我曾来过畈头多次,像这样壮观的场景还是第一次见到。从宁波过来与我们一起上山采摘的李女士告诉我们,她已经第二次来畈头,她说畈头这地方不但种植的桑果好吃,而且湖光山色也美,这次她还带了丈夫、女儿和单位同事一起过来“让他们到这里开开眼界”。  有位毛姓村民说,其实平时畈头桑果销售除宁波一家果汁厂外,多数还是靠商贩上门收购,由农户运到城镇自卖,畈头桑果由于品质好做出了名气,在市场上零卖也比较好销售。
  由于树上成熟桑果较多,很快我们把所带篮子都装满了。大家负筐提篮慢慢走下山去,路上许多都是与我们一样在脸上、手上、衣服上染上果色的行人,有的与熟人互打招呼,有的三五成群边走边说,笑谈着采摘桑果的乐趣和感受,空气中弥漫着桑果的甜香气味。有的还拿出手机,不断向外推介畈头,让更多人把目光投向畈头。
  畈头地处山区僻壤,以前经济一度滞后,据说15年前时任宁波市委书记的黄兴国率扶贫考察团去畈头考察,把发展桑果生产作为扶贫项目给予扶持,畈头从那时候开始大面积种植桑果。这么多年来,经过村民的精耕细作,使桑果成了畈头继传统手工制作笤帚之后又一经济支柱产业,其经济收益大大超过前者。许多农户通过种植桑果摆脱了贫困,有的依靠桑果走上勤劳致富之路。现在的桑果生产已拓展到整个畈头行政村所属的畈头、后山、杜岙、塔竹林等自然村。畈头村成了户户有桑果,人人采桑果,家家销售桑果的专业村。把畈头称为“桑果村”名副其实,一点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