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夏季厨房火灾多发高温季更要注意“火气”

字体:【大】 【小】

    7月11日晚,锦屏街道长春路上一家江西小炒快餐店,因液化气软管泄漏引发闪爆事故,产生的冲击波造成5人受伤。而在5天前,大成路上一家面店也因液化气泄漏发生火灾,所幸无人伤亡。每年夏季,因燃气使用不当、火星溅燃油烟管道油垢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本期会客厅,我们来聊聊夏季厨房火灾多发背后的原因。

    主持人:夏季高温天气,哪些类型的火灾比较容易发生?我市情况如何?张永成: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引发的火灾主要有:电气火灾、液化石油气火灾、烟道火灾。
    电气火灾主要发生在城中村、老城区,电线老化及线路较为复杂的居民区。从我市的总体情况来看,液化气火灾和烟道火灾发生的频率比较高。
    每年七八月,我市至少有二三十起因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
    2015年6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因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较大损失的火灾为7起;今年截至7月11日为1起。
    葛开芳:全市流动使用的液化气罐为15万只,全市管道燃气用户和罐装液化气用户比例为4:1。其中城区每天消耗约2000罐液化气,溪口镇每天消耗约300罐,其他镇数量要少于溪口镇。今年7月1日起,我市实行瓶装燃气“实名制”销售,充燃气前,需要登记燃气钢瓶的编码、使用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
    范敏:夏天会有很多夜宵摊在路边,我觉得很危险。他们直接买一瓶液化气,接上软管在马路边做生意,也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意识薄弱是主因主持人:造成厨房火灾多发的原因是什么?张永成:在厨房火灾中,油垢引发火灾在三成以上。酒店、宾馆等厨房一旦出事,影响大,损失也大,所以大部分业主还是很自觉,问题往往出在分布广、流通性大的小型餐馆上。
    由于厨房长年要与煤炭、气火打交道,因其场所的特殊性,所以其所处的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在这样的条件下,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完全燃烧物以及油气蒸发产生的油烟比较容易在油烟道内积聚,特别是油烟道的拐角处。如果不能及时地清洗,日积月累,会形成一定厚度的油垢,附着于油烟道和抽油烟机的表面。一旦有火苗窜入油烟道内,这些油垢将会迅速被点燃,而且火势传播相当快。
    阿娟:我们知道最好半年洗一次油烟管道,但是真正做到的并不多。平时从中午忙到第二天凌晨,已经很累,没时间安排清洗。另外,洗管道比较麻烦,收费也很高。
    葛开芳:有些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安全意识淡薄,主观认为自家的燃气用具应该安全。我市共有8家煤气站。个别市民存在贪便宜的心理,购买非法罐装煤气销售点价格低廉的液化气,这些液化气存在罐体过期或煤气不纯等问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罐装液化气引发的事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液化气罐超期使用、罐体及附件老化、阀门密封不严;二是无人看护正在使用的燃气。相比罐装液化气,管道燃气安全系数稍高,它引发泄漏事故的原因主要为输气软管老化、破裂、脱落、腐蚀,总阀门未完全关闭。
    7月11日的事故就是因为输气软管一直暴露在高温状态下破损开裂,导致液化气泄漏,又遇到明火,引发闪爆。
    王彪:液化气罐每4年应检验1次,使用年限为15年,输气软管每18个月应更换1次,减压阀每2年应更换1次,灶具每8年应更换一次。对于管道燃气用户,燃气公司每2年免费上门入户安检;罐装液化气用户可请煤气公司专业人员指导检查。阳光茗都小区曾发生蟑螂咬破输气软管的事情,因此居民早起用气前,应事先检查软管情况。
    应建立相关条例规范“小希尔”:我觉得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清洗油烟管道的管理。针对油垢引发火灾的问题,北京、重庆、江苏等地对餐饮企业定期清洗油烟管道提出要求。但在浙江省、宁波市两级相关消防条例及规定里,目前没有关于清洗油烟管道的条例。
    张永成:油烟道一定要定期清理,并且保证其清理质量,避免油烟道火灾的发生。建议厨房内安装一个厨房火灾报警器,防止厨房发生火灾。
    范敏:目前的“实名制”不能追踪燃气到底被作何用,因此建议燃气罐除了购买实名制之外,应该制定一个追溯体系,时时监控燃气罐流向,实现燃气罐流转可追溯、可监控。
    葛开芳:如果家里闻到液化气泄漏的臭鸡蛋味时,千万不要开灯,也不要接触任何用电设备。
    应先开门窗通风,再拨打燃气公司的维修电话;如果家中的液化气罐起火,火不大时,可尝试采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用水灭火,火灭后可用湿抹布关闭阀门。着火面积较大或易引发爆炸事故时,应沉着冷静,远离危险源并拨打119报警。 
    市燃气办、消防、城管、质监等部门一直在采取措施,开展“打非除违”专项整治。市民要到正规商店购买燃气附件;如果发现身边有非法经营的“黑气”,可以向城管、公安、建设等部门举报。
    主持人的话:火灾无情,警钟长鸣。在事关生命安全的事情上,可不能有一丝丝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