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为水库移民打造新家园

字体:【大】 【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水利水电建设而告别了生活多年的故土,举家迁至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重新适应生活环境,重新规划职业。正是有了这些人的牺牲,才换来了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这群人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移民。本期民生会客厅就让我们关注奉化水库移民情况。
  今日话题
  主持人毛超峥
  本期嘉宾:
  沈培龙 区移民办主任
  胡本平 尚田镇金地寺村移民项目负责人
  林伟海 市民
  “沉默如海” 网友
  主持人:2010年来,我区开展了哪些移民项目,目前这些项目进展如何?
  沈培龙:自2010年开始,区移民办重点开展了新昌钦寸水库的移民工作。该移民项目由宁波市政府和新昌县政府合作开展,奉化的安置任务为142户,375人,在全区9个镇(街道)设置了12个移民安置村。2015年底,完成移民建房任务,2016年完成了移民的户籍迁移,目前全区钦寸水库移民的入住率为60%。
  移民项目开展以来,区移民办积极服务水库移民。由于水库移民人口多为农村人口,在故地时基本以务农为生,在入住安置村后,根据该村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分配给移民同等份额的生产用地。对于超过55周岁的女性移民和超过60周岁的男性移民,向他们开放了双向选择,即他们可将土地的使用权交换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对于那些放弃土地使用权的移民,村委会将会为他们购买最高档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自费部分由村委承担。对于意愿从事制造业或服务业的移民,村委会根据他们的技能推荐相关岗位。同时移民办对安置村集体进行项目扶持,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提高移民的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我区还将开展葛岙水库移民项目。此次移民项目涉及4个行政村,共计移民5000人左右,是“十三五”规划期间涉及人数最多的一个移民项目。和钦寸水库移民不同,葛岙水库移民将在西溪地块建立移民小区,目前项目指挥部正向省政府报批移民安置前期各项工作。
  胡本平:金地寺村从2006年开始接收水库移民,最先入住的是从丽水景宁搬迁过来的滩坑水库移民,当时共接收了45名,14户,并统一在村东边建造了移民住房,当时每户移民家庭可分到两间落地楼房。2014年钦寸水库的36名移民入住我村,当时他们每户人家分到的是3层式的别墅房。现在这些入住移民部分在外经商,有些通过村委介绍进入了村周边企业打工,还有个别年老的移民目前在村内务农。
  移民入住金地寺村后就享受和本地村民同等待遇,过年过节我们会给困难移民家庭送上慰问品,60岁以上的移民和本地村民一样可以享受村委发放的津贴。
  主持人:移民入住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沈培龙:根据钦寸水库的移民项目实施情况来看,移民入住后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移民融入,二是移民致富。
  由于水库移民与当地居民间可能存在劳动技能、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对此各安置村的村委在移民入住后,就启动了一对一帮扶制度,一位党员干部结对一个移民,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安排每位移民的基础生产资料,对于适龄的劳动人口要解决劳动问题,确保移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移民前,甚至要高过移民前。
  此外,区移民办计划组织适龄的移民劳动人口开展技能培训,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移民办的常态工作来开展。
  主持人:如何尽快帮助移民融入当地生活?
  胡本平:现在金地寺村本地村民和移民之间的关系融洽,村里如果开展文体活动,也会有移民来参加。村委对于移民也很重视,平时和他们的联系十分紧密,及时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上的困难。
  林伟海:年轻移民适应环境的能力肯定会比年纪大的好一点,对于年纪大的移民可以多组织一些送戏下乡或者文艺晚会,让移民和村民能有机会坐在一起,增进感情。
  “沉默如海”:增加移民的融入感,首先还是要提高移民是本村村民的意识,例如可以在村里组建一支护村队或者治水队,邀请移民加入,共同为村集体建设出力,那自然而然移民的融入感会增强。
  此外,如果移民想在本地区从事商业活动,村委和相关部门可否酌情给予优惠和补助,鼓励和帮助移民在本地区再就业,这样既能为当地创收,同时也提高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主持人的话: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作为时代发展中的一员,他们的名字也许无法被后人所铭记,但他们为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将会被世人所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