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3090434985/2017-90571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奉化区市场监管局 | 发文日期 | 2017-12-29 |
区市场监管局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思路
今年来,我局创新监管理念,突出工作重点,牢牢把住“放管服”改革这一主线,在巩固完善上下功夫,在深化提高上做文章,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17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在“放宽”上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7年,我局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跑出改革新速度。在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同时,不断完善远程服务、延时服务、网上登记等便民措施,将服务向手机端延伸,在全省县市区率先开通微信取号、微信预审批功能。试水农村“淘宝”代办服务,政银合作代办网点提质扩面,联合审管办、交通部门推行普通货运(个人)经营许可联合审批,组建“零跑服务队”上门代跑,召开“最多跑一次”新闻发布会,组织人员“窗口”体验,落实暗访督查,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速跑。二是挖掘改革新深度。进一步下放商事登记权限,沿海三镇群众在家门口办事,持续降低住所、经营范围等准入门槛,全面落实“多证联办”制度,企业办事更方便更省心。自撤市设区以来,市场主体设立呈现井喷。全年新设市场主体8727户,注册资本金39405.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28%、67.14%。
(二)在“严管”上提升治理能力,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紧紧围绕“平安护航十九大”、文明城市创建五连冠等中心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及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一是严守三大安全底线。结合日常检查、专项整治、飞行检查,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管,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药、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底线。守护群众舌尖安全方面:加强对农批市场、凌晨配送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探索推进餐饮环节“明厨亮灶”远程智能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畜禽水产品“两禁一超”、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等行动,稳步推进菜牛定点屠宰,严查“白板猪肉”经营行为,重点整治学生托管点食品安全、校园周边“五毛食品”,切实加强“三小一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作坊、食品摊贩)监管,长效管理白酒加工销售行为,全年在源头把控、重点监管、社会共治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创城”活动。旅游景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分批分类开展教育培训落实餐饮主体责任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护航“两会”“桃文化节”“中华文化四海行”“弥勒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妥善处置家庭食用乌狼鲞中毒事件。举全局之力,扎实开展渔业“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守护百姓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相继开展小药店、小诊所、二类医疗器械零售、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等专项治理和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修订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完成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脚本撰写。二是“严管”形成新机制。深化“宽进严管”,积极推进监管方式从注重事前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截止年报公示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完成率分别为90.43%、86.43%和78.02%,年报整体工作走在全宁波大市前列。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明确业务框架,组织开展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继续做好企业清数和依职权注销个体工商户工作,强制清退市场主体400户。认真开展寄递行业和批量火柴销售监管,全面开展消防隐患大排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三是执法办案更有力。深入开展红盾网剑执法行动,认真做好网店实名制和亮标亮照工作,稳步推进宁波市诚信电商园区创建活动。严格规范二手车市场,在全区二手车市场和二手车经纪公司中全面推广二手车买卖中介合同示范文本。联合多部门治理成品油市场乱象,高压严控传销活动,积极关注工程建筑领域产品质量,先后在房地产工地上查处二起建筑工程产品质量案件(一起是宁波宁南贸易物流区一号安置房防水工程中使用的防水卷材以次充好,被处罚6.9万元;另一起是波导山水桃源开发商使用不合格电缆冒充合格电缆,罚款12万元);会同公安查获假冒汽配件14000余件,涉案金额500余万元,为我局近十年查获的案值最大的商标侵权案件。今年以来,共办结案件463件,移送公安机关2件,罚款704万元,涉及商标侵权、网络炒信、网络违法、虚假广告、无证无照经营等领域。四是消费维权促放心。推动我区下发《全面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方案》,建立由26个部门组成的消费维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稳步开展“放心街道”、“放心社区”的申报、排摸。创新消费调解模式,与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成功调解首起司法确认的消费纠纷案件。区消保委就采取消费维权义工暗访体验的形式开展保健类产品非法会议营销监管探索,被省工商局作为典型在全省予以推广。积极配合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整合工作,实现有效衔接,今年来共受理投诉举报共123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11万元。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按季开展检测工作。上半年,有效处置雅姿美容美发店群体投诉和魅力婚纱摄影店群体投诉事件。
(三)在“优服”上精准发力,助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来,我们进一步当好服务转型升级的“店小二”,继续优化服务,促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服务区域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一是持续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围绕“个转企”、信用示范、商标培育等工作,主动作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今年来完成“个转企”130家,其中转公司81家。积极搭建银企对接载体,成功举办“民企双对接”金融专场;运用互联网+集成服务模式,打造手机客户端“小微加油”APP,促进小微企业需求与创新创意、社会资本、专业服务的有效对接。成功承办“小微企业三年成长工作”推进会暨“小微加油”APP启用仪式,为下一轮三年成长打好基础。二是深化商标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商标、名牌培育工作,动员奉化茶业协会申报“奉化曲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帮扶奉化千层饼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来,新增注册商标586件,上报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驰名商标1件,上报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家,新申报宁波名牌企业4家,复评企业12家;浙江名牌新申报5家,复评5家;11家企业申请“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其中索诺气动、鸿宇塑料承担的两项“浙江制造”标准已发布。三是高度重视民生服务。推进《奉化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促进各镇(街道)落实责任,大力推行农村集体聚餐服务中心建设,全区14家规范化农村集体聚餐点待验收。进一步强化商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督促指导庄山、莼湖、裘村、尚田四个市场创建新一轮省放心农贸市场。加快食责险向食品种养殖、生产、流通等各环节渗透,涉旅餐饮食责险推广为全国首创。开展全区出租车计价器检定督查、强检计量器具备案工作,落实加油机计量检定民生实事,实现加油站(点)加油枪“强制检定、诚信承诺、检情公开”全覆盖。广平北路餐饮特色示范街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银泰购物城和太平洋商业购物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餐饮单位、学校幼儿园食堂“阳光厨房”建设进一步量质提升。
(四)在“铁军”锻造上狠下功夫,深化队伍作风建设促进融合。按照“重基层、强作风、促规范”的要求,深入推进过硬队伍建设工程。一是重基层基础建设。继续推进星级市场监管所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基层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工作,起草《奉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规范化工作意见(试行)》,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马正其副局长的批示肯定。派驻22名同志到各镇(街道),推进市场监管平台建设。积极回应干部关切和诉求,开展局机关食堂改造工程,实行自助桌餐模式,在提高职工伙食质量的同时,增进干部交流促进队伍融合。举办系统首届趣味运动会,增进队伍凝聚力、向心力。二是促干部素质提升。组织青年干部建立“365”志愿服务队和“红盾青年突击队”,入企帮扶、协助开展治水活动。举办市监文化沙龙、8090知享会和夜学夜读会,浓郁学习研讨氛围。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洽谈战略合作项目,为下一步量身打造系统干部培训基地奠定基础。制订《宁波市奉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规范强制执行申请行为,组织开展干部学法辩训活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三是抓干部作风建设。局班子成员牵头负责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转角色走一线,组分队破难题”活动;全局干部以创建“四美”家庭为契机,践行“四不”承诺。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们将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等工作任务,不断开创我区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区域统一审批”改革,构建精简高效的行政体系,以问题导向、绩效导向、群众满意导向,持续抓好商事登记区建设,使商事登记区成为全区“一窗集成”改革的样板。在实现“多证合一”、企业名称和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持续较快增长,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微观基础。
二是推动落实综合监管。突出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升级改造,强化信用约束机制。完善以“双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加强部门协同,实现执法联动,探索多部门联合的“双随机”监管模式。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市场监管、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三是提升食药安全群众满意度。大力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针对中小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突出畜禽、水产品等重点产品,围绕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等重点主体,加强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以食品快检的提质扩面工程为突破口,全面改造升级现有食品检测车、检测室,完善基层所快检设施设备,开展食品快检进社区、进机关食堂活动,推进快检检测全覆盖。全面推广运用餐饮移动执法系统,以电子化手段提高监管力度。强化互联网药品、医疗器械交易监管,规范互联网药械交易行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药品质量控制等工作,提升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把握“互联网+政务”下的宣传先行理念,妥善运用政务新媒体构建立体宣传格局,扩大创建工作知晓率,提升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群众满意度。
四是服务地方经济新发展。高点定位开启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深化政银合作,推广“守重贷”,进一步破解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举办更多更具活力的民企对接活动;升级推广“小微加油”APP,让企业有更强的获得感。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品牌经济发展,开展“一企一策”精细化服务,指导一批代表奉化特色的品牌发展壮大。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思维,帮扶商品交易市场转型与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是把握新形势强力维护市场秩序。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开展商业贿赂查处和刷单抄信、删除差评等不正当宣传行为惩治;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互联网广告监测,主动发掘案源信息,建立健全政府领导下的部门联动协同制度,合力打击新型网络传销治理,重拳出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树立市场监管部门权威。
六是营造环境释放消费新潜力。适应消费新趋势新特点,围绕消费者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新消费、日常消费、农村消费为重点,加大消费维权力度。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浙江”创建活动,并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推动活动全面落实覆盖,不断提升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七是持续打造市场监管铁军。以“大轮岗”为契机,破解中层干部“高龄化”困局,大胆起用一批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年轻干部,充实基层一线,优化监管队伍结构。总结提炼适合奉化市场监管的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干部职工的行为和思想准则。通过刚性的制度文化和柔性的行为文化,积极营造“一家人”的氛围。以楼宇文化为阵地,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8090”知享会平台作用,深化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战略合作,建立“商量岗书院”,共育复合型市场监管人才。以星级创建为载体,不断推进基层所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综合执法,标准细化执法每个环节,完成市场监管执法“一本通”,杜绝裁量随意、人情执法,促进执法透明规范,构建执法全流程标准化体系。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