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奉创业创新

字体:【大】 【小】
  今日话题: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撤市设区后奉化牢牢把握住发展机遇,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来奉投资。随着企业的入驻和经济水平的发展,未来我区的外来务工人员人群会呈现怎样的新趋势?我区又出台了什么样的人才发展政策?本期民生会客厅让我们共同来关注我区的人才发展。
  主持人:毛超峥
  本期嘉宾:
  林德诚 区人社局人才开发和市场科科长
  朱  方 区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
  “顽石”网友
  高峰市民
  人才发展新政已出台
  主持人:近两年我区人才发展的政策如何?撤市设区以来是否作了调整?
  林德诚:我区年均引进人才数量在3500名左右,其中约有2000名是应届高校毕业生。我区会定期发布《紧缺急需人才导向目录》,加大对紧缺型人才的引进,根据目前我区的人才需求来看,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最为旺盛。为形成良好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发展机制,我区在2016年出台了《奉化市关于实施人才发展新政策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中明确了企业在人才引进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大力引进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如企业参加政府统一组织的外出引才活动和本区人才集市,可享受免摊位费或发放补贴的福利待遇,而由企业(不含国企、垂直管理企业)所引进的人才如符合《意见》规定,人才所在企业还能根据人才的学历及职称获得一次性的引才补助。
  而对于被引进的各类人才,也可根据《意见》中的相关规定享受生活补贴、安家落户、优惠购房等多方面的福利待遇。此《意见》的实施期限为5年,5年内如果宁波的人才发展政策出现了变化,我区也会依据“从优、从高、不重复”的原则进行配套对接。
  人才资源竞争依然紧张
  主持人:目前我区的人才引进情况如何?
  林德诚:目前我区在人才引进上还存在着一定压力,以往引进人才都是以政府为主导,这几年我们开始转型为政府搭建平台,鼓励企业主动发挥引才的主体作用。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区缺乏大型企业,部分企业提供的岗位在福利待遇上缺乏优势,而且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形势也在迅速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优势正在逐步缩小,这对我们引进外地人才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其次,解决引才问题还是要依靠市场力量,要通过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来缓解企业的引才压力,目前我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还在发展阶段,全区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仅有20余家。为进一步扶持我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我们设立了奉化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了10余家企业入驻。
  奉化撤市设区后,对我区引进人才确实会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各大项目进驻奉化,企业本身就会带来大量人才。其次随着大型企业落户奉化,加快了奉化的经济建设,也有利于吸引外地人才来奉就业和奉化本地人才回流。同时高校的进驻也将成为我区的又一人才资源库。
  “顽石”:我是河南人,来奉工作还不满2个月,目前我对奉化的人才发展政策还是所知甚少,公司的人事部门也没有对我进行相关政策的普及。我建议奉化要加大对人才发展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惠及程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奉就业。
  完善人才引进配套设施
  主持人:引进人才后,我们是如何吸引他们在奉长期发展?
  林德诚:我区引进了银泰、万达等多个大型综合体,加上体育馆等文体设施的建设,大大增加了我区的城市品位,有利于年轻人才和国际人才的引进与发展。
  朱方:为丰富企业职工的业余生活,区文广新局已与我区的6家企业对接,建立了公益电影放映基地,面向企业职工提供菜单式电影放映服务。除了企业,我区还设立了区图书馆和舒家2个公益电影放映基地,2017年我区计划放映公益电影480场。同时,区文化馆还积极配合区总工会,做好企业职工慰问文艺晚会,每年预计演出场次在10余场,2017年已演出3场。
  高峰:我十几岁就跟着父母来奉化生活,目前在溪口的一家工厂打工。现在溪口增加了很多文体设施,晚上一些学校的运动场地也能对外开放,我和老乡们没事就会聚在一块打打篮球,有时工厂也会组织员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平时和本地的工友接触多了,对溪口的感情也更深了。
  主持人的话——奉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制定长效稳固的人才引进和发展政策是人才建设的基础。人才引进以后,如何关心、留住他们,也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相信随着奉化经济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奉创业创新,安家落户,也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奉化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