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记宁波市优秀护理工作者张迪宏

  “我从事护理工作已经二十一个年头了,虽然工作普通而平凡,有时还会受委屈,但我依旧喜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用努力和爱心换来患者的健康和微笑,我便觉得这份工作是神圣而光彩的。”奉化区中医医院七病区护士长张迪宏说,她刚刚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护理工作者,手中还拿着获奖证书。

 

  一、无悔的选择       1996年8月,张迪宏带着对护理工作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奉化区中医医院的护理岗位。最初时技术和经验不足,她就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虚心向老同志请教,踏踏实实练习基本功,积极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1999年,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她被抽调到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担任责任护士,在作为责任护士的六年中,她处处为病人着想,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为病人做好服务,熟练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积极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得了宁波市卫生系统医学技能竞赛团体第四名的荣誉。

  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2005年她被任命内科病房护士长负责全面工作。内科病房老年人、危重病人多,基础护理多,发生跌倒压疮等护理并发症风险大。为保证医疗安全,她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她深知无论是专科技术还是基础护理,都必须规范化、程序化,她严抓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成立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医疗护理质控检查,严格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和护理查房制度等。每日查房,了解护士的工作情况,以便能尽早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指导科室护士自觉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护理常规,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传帮带”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她认为,护理知识日新月异,应该不断前行、不断进步,她加强科室护士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氛围。用PPT形式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小讲课,利用疾病查房时讲解一些常见病、疑难病的特点、观察护理要点、最新进展。严格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带动科室护士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她团结科室同事,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鼓励小伙伴们挖掘自身潜力,将护理团队取名“晨曦圈”,促进年轻护士爆发活力,创造感动,创新服务,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开拓创新,申报中药药枕治疗颈性眩晕,中药敷脐治疗肢体活动不利等中医护理操作新技术、新项目,自创中医养生康复呼吸操,提高了科室的专科护理能力。

  四、关爱患者,坚守职业道德       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在朴实无华的日常工作中创造感动。早晨查房时,柔声问候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问疑;为出院患者提供细致的指导;春节期间,组织科室同事为住院病人送元宵、饺子;每天深入病房,与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有关医学知识宣教和自我护理训练;针对不同疾病症状给予患者特殊护理、特殊照顾,心理疏导以及健康教育等服务,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有一位中风4个月的患者,刚入院时情绪低落,对治疗失去信心,她运用心理学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经过二十多天的住院治疗和护理,病人好转出院时,紧紧握住她的手说:“护士长,谢谢你们,每天嘘寒问暖,给我鼓励和安慰,又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真的非常感谢!” 她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扎实的技术功底护理了无数病人,配合医生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内科老年病人多,病情变化快,经常会遇到抢救,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一接到电话,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组织参与抢救。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她主动报名参加抗击非典第一线。她每天深入病房,了解病人的各种情况和需求,及时为她们解决问题,日常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五、立足本职,创新服务       她以“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为契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科室青年群体的生力军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专业特色,积极参加义诊活动,送医下乡、给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等,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文明号”信用公约。2008年,她所在病区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这次荣获宁波市优秀护理工作者,她深知未来任重道远,将“不辱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牢记南丁格尔誓言,重视人文关怀,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