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奉化新高度”
8月24日下午,宁波大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女士,来到滨海新区资源配置和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窗口,办理企业设立注册登记。虽然有两份材料不全,但窗口工作人员予以受理,并告知毛女士第二天来取营业执照时补全即可⋯⋯
6月17日起,滨海新区资源配置和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对外服务,极大方便了沿海三镇的企业和群众,这是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致力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的又一个实例和创新。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突破口,积极主动“跑好省市硬规定,跑出奉化新高度”。目前,已先后梳理公布3批共1022项“最多跑一次”行政事项,占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总数的81.5%,提前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年内覆盖80%行政事项的目标,其中“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事项992项,完成率达到93%,位列宁波前茅。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经验和做法引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等中央以及省市权威媒体的聚焦。
要实现“最多跑一次”,首先得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明白。为此,在第一时间把行政事项梳理到位的同时,我区还标准化公开办事指南。开展与《省级部门“最多跑一次”指导目录》的比对规范工作,同步更新浙江政务服务网权力事项运行库的详细信息,重新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进一步提升公布事项的时效性、统一性、规范性。
为实现进区行政服务中心“一个门”、到综合窗口“一个窗”就能把“一件事”办成,针对企业注册、餐饮、旅馆业、网吧等13个热门领域,梳理出台了以群众眼里“一件事”为特点的行业“证照联办”标准,并把“一件事”的全流程审批程序、事项清单、材料清单,一次性明明白白告知办事群众。上半年,“一件事”又新涵盖了大学生创业企业认定备案、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备案、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从事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等11个事项,以通过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政府部门间证照整合,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加快推进从“每个部门最多跑一次”转向“每件事最多跑一次”,达到“一事、一窗、一次”的改革效果。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明白,带动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我区有223项行政审批事项可以当场即办,118项可以全程网上办理,并且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微信、APP等方式进行查询与预审批。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初衷。为此,区行政服务中心于3月底正式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通过重构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布局,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化”受理、“集成式”办理、“标准化”联办,将同类审批服务事项化分散为集中,窗口材料受理由外部提交变内部流转,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不断优化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在宁波市率先探索社保医保综合服务区,实行城乡失地参保、退休业务、医保核准综合受理,开展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集中发证的做法,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参保群众的欢迎;不动产登记服务区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张表格申请、一套资料申报、一个部门存档、一个小时办结“五个一”运行机制后,大大缩短多个窗口重复排队、来往的等候办理时间,实现来不动产交易登记承诺办结时间由7天缩短至3天内,办理时限提速57%以上。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就便办事,我区还积极向基层放权。滨海新区资源配置和行政服务中心目前已设立公安、市场监管、地税、城管、规划、不动产等14类服务窗口,可受理事项达300余项。溪口行政服务中心目前正抓住行政体制调整的契机,争取立项审批、土地出让金缴纳、公章刻制审批等12个权限的下放。尚田、江口、萧王庙等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也按照规范化中心要求正抓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