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如何让学生吃得营养又安全

字体:【大】 【小】
    前不久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如今,我区不少学校都开设了食堂,不少学生选择在学校吃午餐,那么如何让学生吃得既安全又有营养?本期民生会客厅,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一话题。 
    主持人 袁伟鑫 
    本期嘉宾: 
    陈亚斌 区教育局教育服务中心助学工作负责人 
    董芳芳 居敬小学副校长 
    刘晓凤 学生家长 
    “cl小螳螂” 网友 
    全区1万多名学生享受“爱心营养午餐” 
    主持人:目前我区中小学午餐情况如何? 
    陈亚斌:目前我区大部分中小学都设有食堂,向学生提供午餐,同时也有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回家或者在校外吃午餐,教育部门并未强制要求在校午餐。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门全面扩大“爱心营养午餐”工程,保证每个学生能享受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的营养餐。我区的市级经济欠发达镇大堰镇和溪口镇的所有义务教育段在校学生,以及其他地区符合“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突发性因病因灾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等7种条件中小学的贫困学生都可以享受“爱心营养午餐”。资助标准为全学年每生1500元,换算下来,每位学生“爱心营养午餐”为7.5元一餐,2016年有11268人,2017年有10568人享受到了这个政策。“爱心营养午餐”实施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及贫困学生“饿肚子、吃凉饭”的情况完全杜绝了。 
    董芳芳:我校的学生总数是1700多人,其中400多人选择在学校食堂吃午餐,其他学生则选择回家或者在校外托管机构就餐,所以在校就餐总人数占比并不多。目前学校午餐全都是学生自费,今年的标准650元/学期,饭菜标准是一荤两素一汤,同时禁止了油炸食品,每周二提供水果,在天气较凉时每周四还提供酸奶。 
    由于施行了四点钟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延长了,所以学校允许学生适当带一些牛奶、饼干等食品,但明确规定不能带零食、饮料。 
    刘晓凤:我的孩子是在学校吃的午餐,我感觉学校的菜品比较丰富,孩子在学校基本都做到了光盘。 
    学校食堂均按高标准建设 
    主此人:各校对于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亚斌:对于学校食堂,教育部门要求高标准建设,目前全区学校食堂都做到了“健康食堂”建设标准。对油、米等食材采取大宗商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今年还计划将蔬菜、禽蛋、肉纳入到统一采购范围内,从源头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安全。每周的菜谱都做到了不重样,每日的菜都进行了留样,教育局安全科不定期对食堂安全进行检查,食堂重要部位都安装了监控,确保学生吃得既营养又安全。 
    董芳芳:局敬小学的食堂是全区最早一批符合规定要求的“健康食堂”,学校食堂主任经常要参加相关营养均衡、菜谱设计方面的培训。每周都公布了菜谱,尽量做到膳食均衡。每天的菜品都进行了48小时留样保存,以备检验检查。 
    刘晓凤:有一次去餐馆经过学校,发现食堂很干净,步骤都很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这方面还是让人很放心的。 
    学生偏食、校外用餐是主要问题 
    主持人:保证学生吃得营养安全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陈亚斌:从“爱心营养午餐”工程角度来看,主要问题还是钱不够,甚至要学校贴钱补充。从2012年“爱心营养午餐”工程开始实施,资助标准一直未变,但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这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董芳芳:午餐时,学校安排了“安全小卫士”监督学生是否都把午饭吃完,是否存在挑食的情况,但学生偏食比较明显,特别是肉蛋比较喜欢,但蔬菜、豆制品吃得比较少。根据统计,今年学校肥胖学生158人,体重低于标准学生21人,营养不良学生较去年上升了0.35%,肥胖较去年上升3.89%,肥胖的趋势一直在增长,而这些问题均是由于膳食不均衡,挑食所致。 
    为解决学生膳食不均衡的问题,学校通过学生的德育微课、家长学校的膳食均衡讲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另外,学校外的“小饭桌”比较多,有些可能没有相关证照,在食品安全上并不规范,而且膳食基本也是随孩子们挑,膳食不均衡、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去年相关部门进行过整治,但形成长效机制还是有困难。 
    刘晓凤:我建议可以适当提高一些每餐标准,在原来三菜一汤的基础上最好每餐都可以有酸奶或水果,我觉得大部分家长都是愿意的。 
    “cl小螳螂”:学校门口的小餐桌确实是个问题,特别是在居敬小学、实验小学、锦屏中心小学门口,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解决这个学生食品安全的“定时炸弹”。 
    主持人的话: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膳食中热量供给已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特别是微量营养素供给明显不足。因此,在学生和家长中普及营养知识,倡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对于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发生很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