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安比”来势汹汹 各地各部门严阵以待

    本报记者

  昨天(20号)下午,区防指将IV级防台应急响应提升为III级,并要求各镇(街道)各部门和各防讯责任人坚守岗位,按预案和职责分工做好各项防汛防台工作。
  今年第10号台风“安比”昨天晚上8时中心位于距离奉化东南方向约1020公里的洋面上,即北纬24.3度,东经130.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近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预计未来“安比”将以每小时20至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沿海靠近,可能于21日夜间到22日凌晨在三门湾到长江口沿海之间登陆(最大可能在象山港到舟山沿海登陆)。受其影响,今天夜里到明天,全区有暴雨过程,内陆风力8至10级,象山港9至11级,宁波沿海海面10至12级。区防指要求各地各部门突出以沿海防风浪潮和局地防雨防涝为重点,全力打好台风防御战。我区各地各部门把防御台风“安比”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立足防大风、防大雨、防大灾,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抢时间、争速度、保安全,把各项防台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溪口镇迅速传达防御台风信息。昨天14时45分,溪口镇召开防御10号台风“安比”工作部署会。16时各便民服务中心召开片区防御10号台风“安比”工作部署会,要求做好下跸驻地质灾害隐患点2户3人撤离安置,岩头漂流旅游项目关闭工作。
  昨天上午,工作人员对座场山塘、三星桥水库等水利在建工程进行了特别检查,下午对畸山桥、藏山大桥等涉河工程,以及岩头、康岭、下跸驻等地质灾害点进行检查。要求巡查员在台风期间对51座重要山塘水库加强巡查;29个小流域山洪预警员到岗到位。
  全镇各防汛责任人24小时待命,30名民兵组成的应急小分队在镇政府集中待命。目前,各类防汛防台物资已备齐。
  莼湖镇各线办和各联村(企)干部按照预案要求指导村(企)加强巡查和值班,全面开展防台工作。相关人员前往桐照村、栖凤村现场勘查避风锚地,确保渔船避风位置。船厂内上排(检修)155艘、鸿峙锚地停靠145艘,黄四岙锚地停靠220艘,栖凤狮子口锚地停靠160艘,小横山锚地停靠43艘,宁海清水门锚地停靠72艘。紧急召回在宁波参加培训的船员;翡翠湾海洋公园做好关园停业工作,14户网箱养殖人员20人已撤离上岸。
  山塘水库巡查员,地质灾害隐患点、海塘闸门巡查员保持通讯畅通,加强巡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该镇农技员下村指导,组织农户及时抢收成熟的水蜜桃、西瓜等农作物。城建办对各村的危房户进行排查,根据台风动态,随时做好转移准备。挖机、拖板车等抢险物资和车辆随时待命。
  尚田镇昨天下午,尚田镇全体联村干部全部下村,指导各村做好防台工作。要重点做好山塘水库、学校、矿山、菜场、农村危旧房、地质灾害点、小流域灾害点等重点场所和地点的巡查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在建的各项工程已全部暂停施工,各位班子成员、各线对联系的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排查隐患,并第一时间落实措施。
  与此同时,该镇水上抢险队以及三组应急分队等4支应急分队,总计37人,已全部进入战斗岗位。每村设有应急小分队,由各村支书担任小分队队长。目前均已处于待命状态。
  该镇还准备了充足的防台物资。检查落实避灾场所,并联系好与之配套的应急救援物资。
  大堰镇各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山洪易发区责任人、巡查员已全部到岗到位,巡查各隐患点,并保持电话畅通。各部门开展内部应急物资和设备检查,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存放位置正确且处于有效可用状态。昨天中午、晚上,通过各村应急喇叭,将台风信息、预警预报通知到每家每户。各村干部加强巡查,落实应急人员、装备物资、避灾安置点,全面检查在建工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好水利工程巡查,镇三防办工作人员分别检查了柏坑、峙坑两座大水库水位、重点涉河工程、屋顶山塘、柏坑水库联网公路,落实度汛方案。地质灾害点、危房人员昨日12时之前全部转移到位,3个村共转移15人,危房转移8人。
  裘村镇按照镇防汛防台工作预案积极开展防台工作。辖区内的48艘捕捞船、6艘休闲渔船及177艘自备船在昨日16时前停止运营,回港避风,农家乐、渔家乐、景点等旅游相关项目暂不营业,海上鱼排养殖人员在昨日18时前及时撤离上岸。
  该镇镇级、村级防汛物资均已按要求配备,镇防汛防台应急小分队和民兵应急小分队均已处于待命状态。工作人员全面排摸了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在建工程及188户村级危房,重点做好本镇2座海塘、14座水库和20座山塘的检查工作,彻底排查各类隐患。
  松岙镇把防台工作作为当前大事来抓,全体联片领导、联村干部下村指导防台工作。已对59座山塘水库、7公里海塘堤防、24座碶闸等水利设施进行地毯式排查,并落实专人实行24小时巡查。此外,该镇还组织人员对网箱养殖、内塘养殖设施进行加固,通过短信平台通知海上作业人员上岸。
  目前该镇小型渔船进港避风,危房人员已全部做好撤离准备。大型工地526人落实全部撤离,并做好浙船5艘船只加固工作。眼下,10余支应急抢修小分队和民兵应急抢险队全部进入紧急待命状态,各类防汛物资也已到位。
  锦屏街道组织街道两委成员、各村社干部、水库管理员召开防御工作会议,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汇总信息,要求全体人员迅速进入临战状态。要求各村(社区)房屋安全负责人、房屋安全员必须到岗到位,着重掌握危旧房安全变化情况,向社会公众告知台风将带来严重的影响,提醒居民尽量避免外出,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目前,应急处置装备已储备到位,避险安置所也都已落实,应急人员已全部到岗到点,值班室强化值班管理,确保责任人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
  岳林街道各线办、各联村(居、企业)领导、干部已下村(企、居)指导防台应急准备工作,并将各村、居的防台值班表、应急物资、应急人员报街道三防办,对危旧房屋、地势低洼地居民,及困难群众做好转移工作。工业线已落实通知好商贸企业的防台防汛物资和应急力量的准备;农业线已落实好应急车辆、麻袋及种植大户大棚设施等防台应急工作;城建线及时排查在建工程的安全防范措施及工棚人员的撤离,对城市内涝区域做好强排应急准备工作;武装线落实好避灾点的前期准备和民兵应急分队物资装备人员的准备工作;众创公司对园区内的低洼区域做好排涝应急准备。重点村(赵家、斯张、周家等)的联村领导、干部做好了早准备、早部署、人员早转移工作。
  江口街道78名联村干部迅速下村及早做好防台准备工作,做到24小时值班。设立了52个避灾点,落实相应物资;对73户居住在危房中的169人已落实了转移地点,并及早通知转移人员按指定地点转移。街道应急小分队28名成员已到街道紧急集合待命。大浦湾闸、方桥闸已提早开闸放水,做好排涝准备。
  为减少损失,该街道发动农户抢收早稻,4600亩早稻到昨天已抢收3700亩。2000亩葡萄、100亩火龙果、1000亩西瓜正在突击抢收中,还准备了35台抽水泵随时抽水排涝。1.4万亩单季稻也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防止水淹受灾。
  西坞街道联村、联企干部全部下村、下企做好指导工作,并对所在领域的危旧房、低洼易积水地进行排查,及时转移老旧房的孤寡老人。组织人员对建筑工地、广告牌、大棚、易洪易涝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重要基础设施、危化企业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防汛抗台应急保障万无一失。
  同时,该街道成立了3支应急小分队,落实23个行政村36支应急队伍,并在街道办、西坞点、白杜点、尚桥点分别设立临时避灾点。同时,还准备了潜水泵、橡皮艇、救生衣、编织袋、铁锹、手电筒等应急抢险工具。
  萧王庙街道昨天第一时间召开防汛防台紧急会议,落实防台应对措施,加强对防汛队伍、防汛设备、防汛物资的检查,做好查缺补漏,积极做好汛情监测,关注汛情变化。联村干部第一时间到村,与村干部一起对农村危旧房进行仔细排查,及时将地质灾害点周边的群众转移到安置场所。
  当前正是水蜜桃采摘旺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街道积极协助桃农做好抢收工作;三防办积极做好山塘水库的巡查工作,要求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上报。同时,街道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通过不同渠道及时、准确、广泛地发布防汛防台有关信息,提升群众避险自救能力。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从7月19日开始,全体工作人员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积极开展园林绿地、桥梁涵洞、雨污管网、市政设施、户外广告、在建工地、违法建筑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落实工作。其中,重点对存在锈蚀、破损、松动、脱落等情况的楼顶广告、大型板式广告、商户牌匾等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城区重点路段、街道两侧及部分公园、公共绿地内冠幅较大及出现枯枝、病虫枝等的树木进行疏枝修剪;加快道路积水点改造,并对未改造完成的积水点、桥梁涵洞及低洼路段等进行动态关注;对市政路灯及景观灯变电箱、配电箱是否存在积水现象、有无漏电情况等进行关注;对张家岙垃圾填埋场及其渗滤液处理站、8个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县江5个闸门、3个橡胶坝、12个泵站设施设备进行排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至昨晚,该局累计完成积水点改造9处,排查、疏通城区雨污水管网200公里,疏通各类泄水孔35处,修剪、加固大树350余株,维修故障路灯25盏,检查变压器35台,排查线路1000余米,清理中山公园排水渠300余米,督促加固、拆除各类破损、无主户外广告设施9处。
  区农林局(海洋与渔业局)昨天,区农林局紧急部署防御台风“安比”工作,火速组织农林干部深入全区11个镇(街道)指导农民科学防台,及时抢收成熟的早稻和水蜜桃。发动菜农及时加固蔬菜大棚。区种子管理站、农机管理站、林特总站和畜牧兽医总站等也组织农技、林技和畜牧兽医技术专家奔赴乡村田头,面对面帮助指导农民做好各项防台工作。区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精兵强将迅速奔赴莼湖、裘村和松岙三镇,与镇村干部一起发动渔民做好渔船进港避风工作。到昨天中午,全区714艘外海捕捞渔船、37艘运输船和201艘象山港小型捕捞渔船全部进港避风,60艘休闲渔船停止营业,确保游客安全。
  区国土资源分局昨天组织相关干部和技术人员来到大堰、溪口、裘村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全面排查,加强监测预警。
  区旅游委截至昨日16时,区旅游委及时关闭涉海、涉山、涉水旅游景区(项目)和户外游乐设施场所,共计9家,撤离游客和从业人员2405名;取消或劝退旅游团队22个。
  区公路段昨天下午,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各科室抗台工作,并成立以管养队、所为单位的应急抢险分队6支、路政巡查分队5支,计队员180人,同时配备4台挖掘机、5台装载机、2台应急照明灯等应急抢险设备和物资。
  根据以往抗台经验,公路段对辖区内管养的山区公路,临水临崖、高边坡、高挡墙、小流域、积水地段,工程施工点进行全面排查,对地质灾害点放置安全警示标志,路网中心加大路面监控力度,重点关注易发生塌方、积水路段险情检测,随时发布最新路况信息。
  从昨晚起,该段进入24小时值班模式,所有工作人员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抢险设备、人员、物资已部署到位。一旦发生灾情,将充分利用数字公路平台、统一指挥、上下协调,做到快速反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保证完成灾害天气下道路安全保畅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