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废弃矿山整治走在宁波前列

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陈济超

奉化新闻网讯 已废弃的莼湖栖凤村踢倒岩采石场,这几天又开始热闹起来,一些区县(市)国土部门专程派人前来取复绿造地“真经”。昨天(2号),记者来到已复绿的该采石场,看到边坡绿色盎然,几公里外就清晰可见。目前,我区“四边三化”废弃矿山专项整治进度位列全市第一。

据悉,生态环境是我区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但是由于过去存在的无序开采,且未能及时复绿,生态环境受到极大考验。为此,近年来,区国土分局对矿山实行“减点控量”,目前全区矿山已减少至16座,并对废弃矿山开展专项整治。

区国土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让矿山重披绿装并不容易,这是一项含金量极高的技术活。为此,他们先后请来省第七地质大队、省工程勘察院、省地矿勘察院等多位专家,到废弃矿山了解当地气候、土壤、植被生长等情况,并科学制定复绿规划,确定复绿选用的植物种类,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以栖凤村踢倒岩采石场为例,从去年起,投资240万元对其实施全面治理,采用了挡墙内回填土和边坡种植爬藤植物等先进技术,同时,利用采石场庞大底部新造耕地23亩。如今,该采石场已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除此之外,区国土分局还投资180万元,对莼湖镇塘头村八面琦山采石场进行生态复绿治理,采用削坡、浆砌块石挡墙、场地平整、坡脚挡墙绿化等多种措施,目前已治理完毕。裘村镇应家棚村肖家墈采石场和松岙镇岩家塘采石场在采用清坡、回填覆土绿化等办法治理后,昔日的“癞头山”,如今披上了“绿装”。

该局负责人表示,废弃矿山复绿之后,并不代表着万事大吉,后续养护同样重要,只有等植物根系深入岩体自然生长时,整治才算真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