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80671U/2019-105715 组配分类 医疗卫生 主题分类 医疗保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19-10-25

医共体建设“奉化样本”初成形

字体:【大】 【小】

“没想到做手术这么方便,医生都给我联系安排好了,解除了困扰我多年的胆囊疼痛。”今年4月,家住江口街道的王水英大妈做了胆囊切除术。依托“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周雷鸣为她开具住院单、联系好总院医生,王大妈在家人的陪伴下直接到中医医院办理入住手续,无需再挂号、门诊等其他程序。

保障民生,健康先行。今年3月,我区根据《宁波市奉化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工作方案》,由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和溪口医院为牵头医院,分别对11家镇街道卫生院及其分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统一管理,组建3个医共体网络。怎样让医共体“活”起来,破解百姓“看病难”,奉化在探索中给出了自己的“解法”。

看病检查少跑路,双向转诊更方便

“人民医院的专家下来坐诊,我们在家门口也能看专家,而且卫生院诊治配药报销比例高,费用还能省下不少。”家住松岙镇海沿村的李大伯对于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变化非常满意。

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进一步向基层输送。我国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率世界第一,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中风”人群的致残率,今年9月起,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卒中防治中心面向下属5家分院免费筛查脑卒中高危群众,并对发现的高危人群指导治疗、长期随访。

“少跑”才是最实在的民生。依托医共体建设,总院与分院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患者可以在分院直接预约总院住院或享受检查项目的开单、预约、缴费等一条龙服务,到总院后根据预约时间即可进行检查和入住的一站式点到点服务。

推进双向转诊是医共体建设的重头戏之一。随着信息系统转诊平台的逐步完善,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将发挥医疗资源的最大效能。

为此,区中医医院医共体成立了医疗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心等十二大资源共享中心,并开设全科门诊,分院的医生分批培训后到总院坐诊。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医生犹如一座座“桥梁”,可以更好地为在基层卫生院就诊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者手术的病人进行全病程管理。

积极探索医共体“奉化”模式

在医共体建设中,我区以溪口医院为试点,充分利用宁波李惠利医院的医疗资源,积极探索以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助力区域医共体建设的创新模式。

2016年起4月起,溪口医院由李惠利医院专科托管。3年多来,溪口医院引进国际领先的胃肠镜检查设备等,无痛胃肠镜、内镜下手术等技术填补了医院空白,门诊量和手术量大幅提升。随着全面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今年7月份开始,溪口医院医共体由李惠利医院全面托管,建立“城市紧密型医联体”。李惠利医院副院长直接参与溪口医院管理,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外科、骨科、耳鼻咽喉科、放射科、影像科等8个学科由李惠利医院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任主任,力求在管理理念、专科水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与李惠利医院同质化水平,以期在3年内使医院的规模和能力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

“这次多亏了医生发现了早癌,手术很顺利,没吃什么苦头,而且报销的比例还高。”今年8月,溪口居民单女士因患萎缩性胃炎到溪口医院复诊,消化内科主任李波为她做胃镜时发现有癌变,实施了“粘膜下早癌剥离术”,切除4毫米大的恶性肿瘤。不仅仅是早癌剥离术,因为有了先进的设备,加上专家每周2天的帮扶,溪口医院还开展了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疝气修补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等。今年7月至8月,李惠利医院7位专家做手术95台(次),读片、会诊4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