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42197906J/2019-10152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主题分类 |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19-12-10 |
奉化区经信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做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作。建立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值情况每月预报制度;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重点监测。今年来我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宁波大市中的排名一直保持在前五位。1-9月,区属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84.7亿元,同比增长6.2%,位列全市第四位;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09.1亿元,同比增长4.1%。前三季度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宁波平均0.2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三位。
(二)加大工业投资力度。1-9月,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7.69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市平均为5.7%),列全市第5位。一是加强项目库管理。今年共排摸出1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库119个,建立投资项目库,对入库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控。二是推进“增资扩产”专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排摸出“增资扩产”项目62个;加强对有意向外出投资的企业和项目进行对接服务。三是做好市、区两级项目申报及政策兑现工作。累计分别有71个、18个项目通过2018年度区级、市级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分别兑现补助资金830.6万元、5332.26万元。同时,有170个项目申报2019年度区级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11.2亿元;41个项目成功申报宁波市级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
(三)实施“246”产业集群培育。一是加强重点产业培育。确定时尚纺织服装、关键基础件两个产业集群列入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产业。二是开展企业管理创新。积极实施“企业管理提升行动”,通过组织评选企业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先进经验分享、学习交流等举措,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切实提升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制定出台《奉化区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评选工作实话方案》和《奉化区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评选细则》,今年共有10家企业参选奉化区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同时,推荐丹盈服饰等13家企业申报宁波市级管理咨询项目。三是促进两化融合。组织实施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申报,加强典型引导,进一步提升全区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共有6家企业申报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四)深化企业梯度培育。一是开展龙头企业培育。对67家2018年度“强龙工程”企业进行考核,邀请专家对7家新入围企业进行审核;完成宁波市级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年度责任书签订、考核工作。二是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示范企业。推荐南海化学等4家企业申报第三批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今日食品等6家企业申报第三批培育企业;推荐鲍斯能源装备等2家企业申报省级隐形冠军企业,竹韵家居等4家企业申报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推荐鲍斯能源装备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三是加强中小微企业培育。做好企业升级上规,完成“小升规”企业95家,完成入库“小升规”培育企业107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新增153家。
(五)对接上海工作初见成效。根据我区与杨浦科创及中交城投就宁波·上海产业转移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宁波(奉化)分中心、奉化“科创飞地”、上海-宁波创新产业园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积极抓好协议内容的落实。目前,奉麓孵化器(上海)已签订协议,正在为启动运营做准备;中交城投与临港科创将于11月17日就“宁波-上海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宁波(奉化)分中心建设签订协议,并挂牌运营。利用各种机构和人脉资源,多渠道开展招商引才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库,并对项目进行跟踪联系洽谈。云狐集团总部产业综合体和数字产业制造中心项目已基本达成框架合作协议,将于近期签约。
(六)打好旧工业园区改造攻坚战。一是深入排摸现状。排摸现有旧工业园区情况,排除年度重点推进的15个旧工业园区改造项目进度表,积极推进旧工业园区改造。目前,除中信外的14个旧工业园区有6个项目已动工建设,合计完成投资3.9亿元。二是启动中信宁波创新工业综合体建设。成立协调小组和指挥部,编制规划方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信创新综合体建设奖励办法的实施意见》,开展项目启动区块33家企业和树桥头村、横路民房的签约工作,目前企业和民房签约率分别达到91%和81%。三是加强小微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小微企业园6个,在建小微企业园5个,拟建小微企业园8个。我区已创建4家宁波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溪口大岙工业区通过省级小微企业园审核。四是做好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已完成10家低效企业提升达标任务,任务完成率100%。通过改造提升实现亩均税收超1万元或通过依法关停等腾出土地空间,其中破产重整2家、转让出租1家、其他7家,共盘活土地270亩,腾出用能500吨标煤,新增产值620万元,新增税收153万元。
(七)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编制《奉化区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拟订人工智能扶持政策,努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一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区已拥有启迪智能装备(气动)科技园等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平台先后引进了溪棠信息、泽为、几立智能等22家人工智能企业。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1-9月我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26%。二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组织企业和项目申报宁波市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宁波市级工业物联网示范项目、省级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三是深入开展“企业上云”工作。海上鲜申报行业云应用平台;中迪鞋业等4家企业申报省上云标杆企业和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目前三家云服务商已与企业签订上云合同1000余份,提前完成790家的年度任务。
(八)加强精准服务企业工作。一是完善企服工作机制。结合“四联四跑”服务年活动要求,牵头全区企业服务年活动,组建企服工作专班,明确专班工作职责和企业困难问题流转机制。二是着力解决企业难题。截止10月底,全区484名企服责任单位联络员走访企业11377次,梳理问题1933个,其中现场解决1570个,提交工作专班流转363个,完成答复解决295个,问题总体解决及答复率达到96%。推出“周周融”银企对接活动,已服务对接企业959家次,帮助企业落实资金9.8亿,有效解决了一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为企业减免税收和各类费用12.02亿元。三是助力企业发展。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宁波国际服装节、义乌国际装备展等活动,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提升工艺;全年开展12期领军企业、骨干企业、转型升级、主体班次(品质管理)等4类培训,安排培训1025人次。
二、2020年工作目标及思路
2020年工作目标:力争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以上;完成工业投资39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0家以上;创建1个数字化园区,2个省级小微企业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8%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120台以上。
2020年,我们将围绕工作主线,系统、整体、协调地着重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强“246”产业集群培育。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平台和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发挥好上海奉麓孵化器的作用,抓好临港科创奉化双创基地、国家东部技术转移奉化分中心建设;努力促进时尚纺织服装、关键基础件等重点产业培育和提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创建。同时,做好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小巨人”企业、行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强龙工程”企业培育以及“专精特新”和“小升规”企业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带头引领作用,促进小微企业转型上规。
(二)进一步推进对接上海工作。继续加强对接联系,与临港科创共同做好奉麓孵化器(上海)建设运行工作,建立审批服务工作机制;会同中交城投共同推进“宁波-上海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宁波(奉化)分中心建设运营工作;会同开发区推进、促成上海工业园建设;继续开展“双招双引”,加强与上海资源的联系;加强与奉化相关部门和镇(街道)的沟通,做好相关项目对接服务工作。
(三)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一是打好旧工业园区改造攻坚战。认真调研、排摸2020年度老工业园区改造项目,切实推进我区老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作;中信创新综合体项目二期启动66家企业征收工作,园区建设同步推进。二是加快推进小微产业园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高效能管理服务,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创新政策举措,全面提升我区小微产业园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推进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仓储物流、技术研发、信息政策咨询和信息化管理等公共服务。
(四)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资力度,促进工业投资稳总量优结构。积极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制订智能制造工程行动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我区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并加大奖励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引进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对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加强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人工智能企业的培育,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和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加强技术和服务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交流和合作。
(五)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抓好创新企业集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复旦科技园(浙江)创新中心等产业平台建设。二是加大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力度。建立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相关产品、服务纳入政府采购清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我区企业采购库内企业产品、服务的予以奖励。三是加快5G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奉化区5G应用和产业化实施方案》为指导,明确各地工作任务,确保完成全区500个5G基站的建设任务。
(六)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一是继续深化推进改革。开展用地情况核实,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结合企业评价结果,组织开展包括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在内的各项应用。二是深化整治提升。以“四无”企业和低效企业为重点,开展“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提升,大力出清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作坊),推动有条件的小企业小作坊分类入园集聚,加快绿色发展、集约发展、规范发展。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对部分高能耗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法治环境和市场倒逼机制,促进节能与淘汰工作加快推进。
(七)抓好精准服务企业工作。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完善“企服工作五法”,打响“专班商办会”、“周周融”服务品牌,力促干部服务企业的意识有次新提升,帮扶企业的作风有新转变,解决问题的成效有新突破,企业发展的信心有新提振。二是深化“联企业、跑企业”活动。积极实施破解企业各类难题的六大专项行动,着力发现和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和瓶颈问题,着力打响一批企服工作品牌,着力挖掘一批企服典型案例,力争全年问题解决答复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