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燕窝专项整治

记者 陈培芳 通讯员 王婷

本报讯  围绕市场上燕窝来源、加工、流通等环节出现的乱象,区市场监管局对食品药品批发市场、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药店、大型商超、大型滋补保健品经营户、大型餐饮单位和炖品店、网络商家等开展全面排查和整治。

本次专项执法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履行进货时索证索票义务,是否有进口燕窝产品的海关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溯源码等,是否存在来源不明、非法走私的情况;检查国内燕窝产品的标签标识,查看是否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号、药品相关标准等情况。通过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燕窝市场环境,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据介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燕窝基本为进口产品。然而,由于燕窝市场信息相对不透明,业内普遍存在燕窝来源不明、包装标签标识不够规范、价格混乱、质量难以保证等乱象。本次专项执法中,区市场监管局共检查149家零售药店、大型滋补保健品经营户、大型商超、网络商家等,立案查处5起违法行为,被查处商家销售的燕窝包装上均未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系非正规渠道采购而来。

“购买燕窝,不能只看价格和外观,一定要查看包装标签标识是否规范、能否提供进口报关证明等相关材料。此外,市场上销售的所谓‘血燕’,如颜色通体均匀、发红,基本属非自然现象,可能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等问题,需谨慎购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