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青云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修编)批前公示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我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科学指导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根据《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宁波市奉化区青云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修编)》,目前该规划方案已形成。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在规划报送审批之前,将规划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10月28日至2020年11月26日。共计30天。在此期间,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反馈,利害关系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奉化分局

联系电话:0574-88528807

通讯地址:奉化区茗山路269号

附件:批前公示公众意见表批前公示公众意见表.doc

一.规划背景

青云村具有“剡水迳泉口,书香荫阊门”的特色,该村于2014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宁波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同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4月入选浙江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为了充分挖掘青云村历史文化内涵,体现青云村特色风貌,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奉化分局组织开展《宁波市奉化区青云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修编)》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范围

本次保护规划范围为青云村行政村村域范围,面积3.40平方公里。村庄居民点的规划范围除了村庄居民点用地外,也包括了村庄毗邻的部分萧王庙街道国有用地,面积约28.74公顷。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近期:2020——2025年 远期:2026——2035年

四.规划原则

要严格遵循规划原真性、整体性、永续性和参与性的原则。

五.规划目标

(1)在加强村庄传统格局、历史空间演变过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梳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炼村庄历史文化特征和价值,明确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要求。

(2)加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和相关保护要求规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核定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名录清单;细化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改造利用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3)梳理解决好青云村和萧王庙镇的关系,合理进行村庄发展定位,完善村庄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出镇村协同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4)完善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明确近期建设目标、项目库及投资。

六.历史文化价值

青云村地处剡江东岸的平原水乡,历史水利灌溉、航运和贸易发达,藏书和教育底蕴深厚,历代人才辈出,村落传统格局保存完整,其历史文化价值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剡东水乡,商埠集镇;(2)尊师重教,书香传家;(3)高宅深院,民国底蕴。

七.保护范围

(1)核心保护范围

本规划将青云村核心保护范围划定为门前河以北(包括河面及北面驳坎)、外婆溪以南(包括溪面及两岸的驳坎)、汤房以东、景兴阊门以西的片区。保护范围涵盖此区域内的遗产建筑、历史巷弄、溪坑及驳岸、古井、古桥、开放空间等历史环境要素。青云村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5.38公顷。

(2)建设控制地带

本规划将除去核心保护区范围之外的村庄规划范围,以及紧邻村庄规划范围西北角的潘村居住片区和部分工业园区划为青云村建设控制地带。青云村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44.23公顷。

八.规划功能结构

青云村总体结构为:“一核一轴四片区”。

一核:以古村为中心的古村风貌展示核心;

一轴:沿门前河打造的滨河景观发展轴,主要为埠头景观和文化长廊景观; 

四片区:依托古村区域形成的古村风貌展示区;杨家居住片区;新村居住片区;桥外居住片区。

九.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四级道路结构,外部交通、村庄主要道路、村庄次要道路、街巷,外围总规衔接道路为村庄外部交通,为村庄主要的对外交通干道。

(1)外部交通

村庄周围有6条外部交通干道经过,分别是萧云路、泉口路、岭东东路、四明路、永昌路和虹潭路,其红线宽度与奉化区总体规划相对应。

(2)村庄主、次要道路

村庄主、次要道路为村庄内部车行交通要道,主要由青云路、杨家庵路、萧奉路、外婆溪北侧沿溪道路等形成村庄主要道路,沿河路以及一些机动车同行较为方便的为村庄次要道路,其中主要道路红线宽度为5米;次要道路红线宽度为4-6米之间。

规划青云路南段村口区域进行路面整治;规划拆除沿河路公共厕所,保障沿河路的通行能力。

(3)街巷

古村内部形成以步行为主的街巷体系,街巷道路红线宽度为1.5-7米,除消防需要等特殊情况外,机动车不允许在古村保护内通行。

十.文化遗产展示利用原则

(1)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活态保护

(2)突出特色文化体验

(3)充分利用和展示自然山水环境

(4)以房族为单元管理经营

十一.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增加商业服务设施,满足游客的购物及食住行需求,同时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活跃居民区的商业氛围,增加趣味性和多样性,增加村民就业机会。新增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青云路沿线,主要结合现有建筑而设;其次为萧奉路沿线,主要为新建商业。

(2)加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增加地方文化展示和体验类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文化展览设施主要为:汤房改造成民国文化陈列馆、孙氏宗祠改造成藏书文化馆、小长房祠堂改造成非遗传承基地、孙从周故居改造成家史馆、孙从钦故居改造成家史馆、孙鹤皋故居改造成村史博物馆、粮站西侧用房改造成书香文化礼堂、圣芝洋房改造成乡村书吧。

(3)改造小长房祠堂东侧地块为众创空间;

(4)改造原粮站地块为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功能为村委会、游客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书香文化礼堂,以满足青云村基本的旅游服务接待及村民服务。

(5)改造孙从钦故居东侧地块及部分民居为养老服务中心,发展青云村养老服务产业。

(6)改造仁德巷阊门、德星聚阊门、景兴阊门为特色民宿,满足高端旅游住宿需求。

十二.规划实施要点

(1)活态保护,合理利用

(2)镇村协同,设施共享

(3)统筹考虑,分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