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山上再度响起钟声 市民:中山公园的老味道回来了
记者 袁伟鑫 见习记者 黄嘉婷 通讯员 孙雪娟
日前,市民方先生在凤山体育公园散步时,听到锦屏山上传来了浑厚的钟声,从山上一直落到远处的楼宇间。
上个月,中山公园的钟声复响后,不少在公园散步的市民听到久违的钟声,勾起了他们的记忆,红叶秋景和钟声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小时候住在城里厢能听到锦屏山上传来的钟声,现在听到钟声勾起了很多记忆,有时也会和儿孙辈说起以前的故事。”在中山公园,一位散步的市民对记者说。
1928年,中山公园中正图书馆建成,主楼设有一机械西洋钟,自此钟声便在中山公园回响。由于年久失修,中正图书馆旧址的钟声曾一度停了,上世纪90年代,文保部门在修复该钟时发现难度极大,便安装了一台电子石英钟。2003年,这台电子石英钟也损坏,至此中山公园的钟声便未再响起。
从去年开始,区园林管理处委托同信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升改造中山公园整体环境,其中恢复中山公园中正图书馆旧址的钟声,是这次改造的重点之一。
“当时我们想保持中正图书馆建成之初的机械钟钟声,所以从青岛一家专业生产这类钟的企业订购了一台。”同信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设计部经理孙轶斌告诉记者,新订的这台机械钟,表盘重300公斤,钟体重700公斤,当时文保部门提出意见,新的机械钟可能不适合安装在已经“90多岁”的中正图书馆旧址。
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最终选择将表盘和钟体分开安装,表盘仍安装在中正图书馆旧址,钟体被放置在离中正图书馆旧址几十米远的山坡处,通过电路连接,既保证文物安全,又尽可能地保持机械钟独有的浑厚声响。
“有了钟声,中山公园又有了原来的味道,我觉得挺好。”一位市民对记者说,城区不少地方都能听到中山公园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