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驻战场 担使命破万难
通讯员 李贤君
仅用3天时间,松岙镇把没水没电、缺人缺物、闲置4年之久的两层楼房,改造成了拥有20个房间的标准宾馆式医学观察点,展现了松岙全体党员干部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铁军特质,为阻击疫情,确保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了强力保障。
“绝不让群众心里不踏实”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镇全体党员干部正月初三起放弃春节休假,进村入户,走访排摸。按照上级部署,松岙镇作为沿海重镇,需要设置医学观察点,可如何设置医学观察点,在哪里设置,这些都成了难题。
“辖区现有的宾馆可作为医学观察点,不过离村民居住区都太近,可能让附近的老百姓产生恐慌,容易产生不安定因素。浙江船厂远离居民区,通风和采光条件都比较好,我建议把观察点设置在那里。”在镇党委扩大会议上,镇长周平提出的想法,得到了党政班子成员的一致支持。
“医学观察点位置的选择,绝不能让群众心里感觉不踏实。”一位班子成员说。
改建难题远比想象中的多
地点确定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
“由于浙江船厂倒闭、员工解散,启航酒店已封闭将近4年,找不到建筑设计图纸,又联系不到熟悉大楼情况的人员检修。目前又正逢春节,店铺打烊、快递停运、人员休息,技术工人、清洁人员极度紧缺,物资采购非常困难,而设立医学观察点又迫在眉睫。”据一位镇领导介绍,到了现场,发现面对的难题更多:不通水,找不到进水总阀门,打开后又因地下总管内部漏水严重,短短1小时内漏水近300吨却找不到漏水点,压水泵不能使用导致水压小、房间无自来水供应;不通电,找不到总电源输送点,改造楼层内理不清各路电源走向;电梯因闲置没用,已有3年没有强制质检,根本无法使用,到改造现场每次上下楼梯都得至少走8层,更别提防盗设施、监控设备缺失,灯具、洁具大部分损坏,热水系统瘫痪,闭路电视停用等配套硬件了,重重难题横在镇党委政府面前。
党群合力拿下“拦路虎”
“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员带头上;各部门联动起来,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镇党委书记童华斌挑选“精兵强将”,成立改建医学观察点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由组织委员任支部书记,统筹5名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发动群众攻坚克难。支部党员明确责任分工、服从安排,分头做好统筹协调、物资筹备、人员联络等各项工作。为了通水通电,党员们各司其职,分头电话联络、上门寻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3名原浙江船厂维修班组的专业技术工放弃休假参与检修。
“为筹备物资,我们党员每天从松岙到奉化城区来回好多趟,日均行驶200公里,到超市,找杂货店购齐各类必需品,确保各类物资供应到位。”该临时党支部的一位党员说,在采购门帘等不常用物资时,他们跑遍了奉化城区6家装潢店,“这些店要么未开门,要么无人发货,根本买不到物品,最后经过协调,后山村将新完成的文化礼堂门帘拆卸下来,交给我们使用。”
作为该临时党支部的一员,镇财政财务办主任李春娜做通家人的工作主动请缨。辖区各党支部和部门更是纷纷支援:发展服务党支部联系原浙江船厂的离职人员,并协调企业同意进行自来水接管;平安保障党支部安排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现场协助;供电、广电所属部门第一时间安排专业人员赶到现场修复电力、闭路电视等设施;城管中队帮助运送物资,公安、交警畅开绿色通道,以保障宁波市区运送的物资能及时送达施工现场。周边村的党员干部主动上门清运建筑垃圾、零星废料,有的村主动提供热腾腾的饭菜。
现场是战场。临时党支部党员和施工人员一起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每人上下楼梯70多层,微信步数在1.8万步以上。现场更是温暖的家,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勉励,全身心投入,两天时间里重铺主水管500余米,铺设电线200余米,安装热水器42个……隔离点的硬件设施基本完成了!
“五百岙村发现一名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目前不确定他近期是否有接触史,需要先行隔离!”离筹建医学观察点刚过去两天,照明修理、卫浴修复,防盗窗安装等后续工作还没有做完,就有人员要入住,给工作组提出了难题。最后,临时党支部全体人员先腾空一个房间接纳入住人员,之后又承担起清洁工、维修帮工的任务。
“党指挥到哪儿,哪儿就是战场。”这是该镇全体党员的心声。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镇仅用3天时间完成筹建了医疗观察点的任务,体现了松岙速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