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锦屏全方位打造青年干部人才梯队

通讯员 葛梦园 王一丹

本报讯  锦屏街道利用“周二夜学”,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暨中层干部大讲堂活动,以有效构建“传、帮、带”培养机制,提升年轻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实践技能,营造“人人争当窗口、处处呈现风景”的良好氛围。

“党工委副书记孙晶结对蒋林林;党工委副书记滕建明结对方东旭……”结对仪式上,青年干部信心满满,各位“师傅”笑容满面,郑重地在《锦屏街道“师徒结对”协议书》上签名,随后“徒弟”向“师傅”献花。据了解,此次选定的“师傅”都是街道长期从事农村工作、领导能力水平高、群众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精通的领导或干部。

据悉,此次结对期限为一年,“师傅”的职责是在作风上帮助年轻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在学习上引导年轻干部加强知识储备,在工作上帮助年轻干部提升能力素质;对“徒弟”的要求是养成“虚心求教”姿态,保持“兢兢业业”作风,展现“真才实学”本领。结对期间,“师傅”根据培养对象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和岗位职责,“一对一”指导,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传帮带”。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将与街道所有的年轻同事一起,遵循师傅的谆谆教诲,不辜负街道领导和同事的厚望和重托,不断提升自己,勇挑重担,为‘五年奉献一个新奉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徒弟”代表毛波涛作表态发言。

活动结束后,中层干部大讲堂——第一期“科长讲堂”开课。党政综合(人大)办主任卓朝斌以《围绕中心大局 怎样做好信息工作》为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讲述了信息写作技巧,给街道干部撰写信息材料带来实实在在的干货。城建办副主任吴斌以《关于城中村改造中土地确权和补办相关事宜的探讨》为题,从户、人、土地、建筑4个要素讲起,并结合鲜活的事例深入分析,使街道干部深入了解城中村改造的确权政策,帮助其提升业务水平。

据了解,“科长讲堂”旨在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丰富全体干部学习形式,提升干部理论素养和实际业务水平,在全街道营造学习业务、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