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溪口吹响扮靓农村“颜值”冲锋号

记者 毛超峥 通讯员 卓建青

本报讯  自共建“我们的家园”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溪口镇将建设范围扩大至全镇55个行政村,紧盯房前屋后、农村旱厕、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集中人力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营造整洁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美丽乡村。

作为整治行动的“主力军”,各基层党组织拿出敢作为、快作为的决心,将整治成果作为检验班子“战斗力”的成绩单。通过整治,各行政村有力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摸索出了适合本村的治理体系,不少村的“颜值”有了明显提升

在畸南村,村委会附近的空地上正在加紧铺设地砖,过不了多久,这里将被改建成健身公园。沿村道行走,原本堆放在房前屋后的杂物不见了,花坛里被点缀上了各种绿植。此前,由于该村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数量是本地人口的3倍,环境整治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此次在环境整治初期,该村两委会就主动上门做工作,获得了居民的理解与配合。通过一系列的整治,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后,该村两委会又成立监督小组,由专人对责任区域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管理,避免整治效果滑坡。

在沙堤村,有38亩旧农房被拆除,村民们即将住进气派的新楼房,开阔的道路取代了原本狭长逼仄的村道,公棠村里满墙的牛皮癣不见了,房屋外立面被粉饰一新……在7月10日公布的全区美丽村庄评选名单中,溪口镇11个行政村榜上有名。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要有“面子”,还要有“里子”。在此次“我们的家园”建设中,溪口镇掀起了新一轮的“厕所革命”,要将农村的旱厕问题整改到底。如班溪村基础设施完备,村内建设的公厕可基本满足村民需求,但由于村民惯有的思维习惯,村内仍有旱厕存在。为此,该村两委会顶住压力,地毯式排摸旱厕,并于7月14日起开始拆除,在2天内就拆除了140余口旱厕。截至目前,全镇已拆除旱厕2200多座。

对于那些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行政村,溪口镇采取旱厕拆除、纳管入户工作同步进行的过渡手段,在原旱厕的位置上安装抽水马桶,所产生的污水经由管道直接流入本村的化粪池中,不仅缩短了建设周期,也减小了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