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零污染”见证山村蝶变——记箭岭村环保志愿者协会

记者 康诗文

大堰镇箭岭村环保志愿者协会由70多名志愿者组成,他们身体力行倡导生态理念,利用环保酵素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让一个“零污染村庄”从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改变的不仅是居住环境和自然风景,更让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退休后的不安分

2017年,退休教师刘安芬参加了上海国际酵博会,从此与打造“零污染”村庄结下了不解之缘。刘安芬生于箭岭村、长于箭岭村,曾先后任教于马站村、东山村等学校,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退休后,她几乎一心扑在箭岭村“零污染”模式打造中。

2018年5月22日对箭岭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由刘安芬发起的大堰镇箭岭村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成立初期有45名志愿者,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先后开展“奉献爱心 情暖箭岭”志愿活动、村庄大扫除、“假日里一堂不平常的课”等入户宣讲、酵素制作、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此外,每年组织开展志愿者集体生日、草根三八节、九九重阳节等节庆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环保集市播撒“环保种子”

在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的带动下,全村上下每户家庭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垃圾革命”中。为了处理产生的垃圾,“环保集市”应运而生。每月农历十八是箭岭村的“环保集市”日,协会组织志愿者采取垃圾分类回收兑换模式,定价回收、折价换新23类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每次集市俨然成为箭岭村盛大的集会,而这个集会的举办离不开志愿者的参与和支持。志愿者还带领全村20多个小组分区分组入户走访,发放《垃圾分类操作手册》,重点宣传与指导垃圾分类、酵素、堆肥使用和制作、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环保集市”目前已在大堰镇万三村、张家村、下旺村等相继推广。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自从垃圾分类工作在箭岭村开展以来,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深植每个村民心中。为了让厨余垃圾发挥更大效用,箭岭村环保志愿者协会通过厨余垃圾堆肥的办法把垃圾变废为宝,制作成能够重新使用的环保酵素,可用于清洁、洗涤、除臭等。

不同瓜果蔬菜制作的酵素还能发挥其不同作用,对于酵素的实际应用,主战场还是在生态农业。堆肥和酵素渣作为底肥改善土壤,减少村民购买肥料的开支,酵素农产品口感更佳,也易于保存。

自“零污染”村创建以来,目前箭岭村生活垃圾减量80%以上,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100%,村民的垃圾分类自觉逐步养成,村容村貌、环境品质明显提升。

随着“零污染”村创建的不断推进,全国生态环境教育特色村、靶向村建设、美丽庭院示范村建设、3A级景区村庄建设等项目纷纷落地箭岭村,乡村风貌更精致、乡村旅游更蓬勃,这一切都见证了一个小山村的完美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