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先锋之柳安秀:致富不忘家乡人民 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在萧王庙街道林家村,有这么一位共产党员,她靠着多年的辛勤劳动和诚信经营,在宁波余姚闯出了一片天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小吃品牌——“秀姐”粽子,致富之后她选择回乡创业,带动家乡人民共同发展,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风景,她就是柳安秀。
辛勤打拼创品牌
柳安秀今年58岁,从小生长在和林家村隔河相望的柳家村,后来成为林家村的媳妇。早些年,她和丈夫一起开过饭馆、办过砖瓦厂、做过玩具厂,虽然经历了多次创业,但是并不成功。
23年前,柳安秀决定走出去,她选择了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余姚,在高塘菜场租了个摊位,学着做起了宁波特色小吃,米鸭蛋、青团、满月团等小吃相继被推出,并且融入了自身的创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由于小吃摊容易受到季节性影响,过后会出现大量的空余时间,另一方面也不想局限于这样的小打小闹,柳安秀萌生了打造品牌的念头,她的想法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2005年端午前后,柳安秀来到余姚魏星菜场,开始尝试经营粽子生意,她主动学习嘉兴粽子的技巧,并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不断改善包粽子的细节,做出的粽子迅速在当地打出了名气。
在柳安秀看来,做粽子也和其它的工作一样,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结合顾客的喜好,调出顾客最喜欢的味道,好吃才是最好的品牌。她还给自己的粽子取名为“秀姐”粽子,通过品牌效应,让粽子在余姚声名鹊起,一年到头订单不断,生活忙碌而充实。
带动创业选滕头
今年年初,在滕头美食园开业前期,柳安秀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将粽子带到滕头美食园,让游客在奉化也能尝到风靡余姚的“秀姐”美食。一开始,柳安秀因为余姚的生意太忙,对于经营别的店铺,着实是有心无力。后来,她想了想,自己的粽子在余姚那么有名气,颇受顾客喜爱,在家向奉化应该也有很多人喜欢吃。于是,她决定到滕头开一家店,取名为“滕头秀姐粽子”,想要把美味带回奉化,回馈家乡人民。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柳安秀找来自己的侄子柳南均,让他帮忙打理滕头的店铺。柳安秀将自己多年来制作粽子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全部教给了侄子和侄媳,希望他们可以在传承手艺的同时,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能够发家致富。
在柳安秀的带领下,柳南均将店铺开了起来,凭着自己在外面打拼的经历,每天6点起来忙碌,一直到晚上6点关门,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滕头粽子店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意日渐火爆。柳南均觉得,虽然经营店铺比较辛苦,但是姑姑的“秀姐”粽子颇受游客喜爱,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6000多个粽子,看着一天的收入,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乡村振兴绘前景
看着侄子经营滕头美食园店铺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柳安秀心里也很欣慰,证明她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她认为,走好了第一步,在滕头闯出了名气,让家乡人民都喜欢“秀姐”粽子的味道,知道粽子的品牌,对于下一步争取企业单位的订单,有了人气方面的基础。随着奉化全域旅游的发展,优质景区资源、网红打卡点不断增加,前来奉化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就好像柳安秀所在的林家村,每年3月到8月的水蜜桃文化节期间,前来赏花、骑行、品蜜桃的游客络绎不绝,目前村里正在筹备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特色旅游产品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按照柳安秀的打算,接下来她将参照滕头粽子店的发展模式,还要在溪口民国风情街、林家村等地继续开店,带动更多像侄子柳南均一样的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