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开发提升茶园效益
记者 袁冰露
本报讯 “发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如果湿度不足,茶叶发酵不充分,气味就不够纯净。”日前,在西坞街道雨易山房,区农技总站高级农艺师王礼中正和茶场负责人讲解注意事项。
雨易山房种有福鼎大白茶120亩,通过萎凋、揉捻、解块、发酵、烘干等工序,今年秋季可生产约1000公斤红茶。雨易山房负责人王建行开心地告诉记者,通过科学的原料基地管理,秋茶长势很好,专家对他们生产的红茶也很认同。
一直以来,秋茶大多被加工成中低档的珠茶,茶农往往放弃采摘。我区茶园面积达2.25万亩,与春茶采摘盛况相比,秋季茶园显得冷清多了。近年来,农技专家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引导茶农积极开发秋季红茶。
王礼中告诉记者,以前秋茶大多老死枝头,现在雨易茶场、南山茶场,还有大堰几家茶场都在生产秋茶,一方面提高了茶园的产量产值,另一方面也为市民提供了实惠的口粮茶。
白露节气前后,各大茶场开始采摘秋茶,预计采摘期可持续至10月初。秋茶制作成红茶后香气浓郁、味道醇厚,且价格较春茶要低一些,因此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
图为农技专家(右)指导茶工查看茶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