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26505/2020-106078 | 组配分类 | 部门街道文件 | 主题分类 | 应急 |
---|---|---|---|---|---|
发文字号 | 奉萧办〔2020〕63号 | 发文日期 | 2020-09-07 | 成文日期 | 2020-09-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发布机构 | 萧王庙街道 |
关于印发《萧王庙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线、办(所)、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
现将《萧王庙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萧王庙街道办事处
2020年9月7日
萧王庙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和
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为健全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街道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提升街道区域治理水平,根据《关于〈印发奉化区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奉安委办〔2020〕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适应机构改革后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遵循“统分结合、条块结合、平战结合、专群结合”原则,统筹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三大职能,通过开展街道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统一指挥、权责一致、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权威高效”的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实现街道应急管理“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演练)的目标,夯实区域治理基础,为建设美丽萧王庙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做到“有班子”。党工委、办事处担负起辖区内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街道书记、主任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双主任”、“双组长”制。党政领导班子要经常召开街道应急管理工作专题会议,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应急管理工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建立健全“1+2+X”(“1”即应急管理领导小组;“2”即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X”即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等若干项机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实际运作,成立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政法副书记和农业副主任任副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信息指挥室,主要承担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行政村成立以党支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
(二)建立健全应急预警体系,做到“有机制”。建立预警信息通报和发布机制。对本辖区范围内的村进行预警设备排查,并统一对未安装或设备已损坏的村安装音响警报、喇叭、应急广播系统等设备,确保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党政办与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并实现信息即时覆盖。建立健全应急预警和信息报送网络,着力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员队伍,各线办站所要设立一名预警信息员,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全面。建立完善“平战结合”应急值班机制,平时由行政值班承担应急管理日常值班任务,重大紧急事件期间,依托综合信息指挥室,实施相关线办站所协同合作,落实应急值班、应急响应和协调指挥等工作。完善信息报送机制,设立应急值守电话,党政办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信息报送和重大突发事件统一收发报送,履行好应急管理信息上报下达职责,坚持“专业优先、互联互通”的原则,做到“一个口子”进出。农办建立健全应急会商机制,将适时组织有关线办站所,针对事故灾害发生规律、季节特点等开展联合会商,分析研判事故灾害发生、发展趋势,科学有效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应急管理所建立健全安全联席会议机制,综合信息指挥室全面完善应急管理联防联控联动机制。
(三)建立健全应急预防体系,做到“有预案”。组织各线办站所排查本部门现有的各类应急预案,根据预案时限要求和当前工作实际,结合辖区内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以及防汛抗台、森林防灭火、公共卫生等方面风险特征因子,必要时聘请第三方专家,编制和更新职责清晰、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人员临时安置及舆情应对等内容,做到快速处置。指导村编制实用、灵活、便捷的综合性“多案合一”应急手册。
(四)建立健全应急力量体系,做到“有队伍”。街道按照编办核定的职数和编制配备3名行政或事业编制人员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所确保持执法证人员不少于2名,力争正式在编执法人员持证率达到100%。消防工作站配备3-5名工作人员,进行街道森林消防队伍职能转换和整合,结合消防中队、城管中队以及其他站所专业力量,合理定位工作任务范围,建设成本级准专业综合性应急救援常备队伍。发挥应急管理所统筹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工作以及管理本级专业应急救援常备队伍的作用,提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合力。发展服务办督促相关重点企业,按规定建立专职消防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培育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作为补充,指导村结合自身特点,组建由具有专业知识村民、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农村应急响应队”。
(五)建立健全应急储备体系,做到“有物资”。有关线办站所要实现应急信息资源对接共享,形成应急管理“一张网”调度指挥信息保障体系。建立资源共享、调度补偿等工作制度,加强动态管理,保证减灾救灾工作需要。街道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针对不同灾害特点,加强火灾、安全生产、防汛抗台抗旱、雨雪冰冻、医疗卫生、疏散安置、灾难救援等应急实物和信息储备,切实加强街道应急装备、物资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各行政村依托村活动场所,建设一批“应急急救箱”、“应急宣传栏”、音响、喇叭应急广播系统等应急基础设施设备,提升街道安全意识、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六)建立健全应急集训体系,做到“有演练”。按照“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原则,结合本街道实际,采取集中训练、技能竞赛、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相关线办针对性组织安全生产、消防、防汛抗台抗旱、人员疏散等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应急演练和技能操练,围绕应急预案的实施、培训和评估环节,拉动队伍、检验预案。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0年7月下旬)。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工作动员大会,相关部门根据文件要求,共同研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2020年8月-10月)。党政办、组织线、综合信息指挥室、农办、应急管理所等相关部门开展推进落实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各相关部门对工作加强指导、跟踪、管理与监督,并及时反馈信息。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0年10月-12月)。及时总结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快补齐街道应急体系的短板和弱项,持续巩固提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街道政法副书记、农业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线办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二)加强分工联动。相关线办司其职、负其责、密切配合,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不同特征,积极创新街道应急理念、制度、手段,着力构建应急管理新模式。
(三)紧密依靠群众。相关线办积极开展大宣传大培训活动,广泛宣传,切实搞好群查、群防、群治,提高群众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改革工作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