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宁波市奉化区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与教研创新论文评比结果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省市“三项教学评比”意见,宁波市奉化区组织了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与教研创新论文评比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教学管理、区域教研工作创新(含网络教研)、校本研修(含网络教研)、教研活动策划、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地方与校本课程等七项专题论文。经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4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37篇。现予以公布。
宁波市奉化区教育局
2020年1月15日
附件:2020年教学管理与教研创新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9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构建普高“一二三四”生涯规划教育辅导体系 | 奉化区第二中学 | 朱新伟 |
去舒适区边缘拉伸——基于内生式发展的农村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 西坞街道中心小学 | 卓旭皓 |
不忘本来.吸收未来.面向未来 | 溪口镇中心小学 | 吴 瑾 |
农村小学项目化行规教育体系构建的思与行 | 畸山小学 | 庄辉谊 |
园长“三导制“提升课程审议实效性的思与行 | 君麟府幼儿园 | 龚育红 |
基于“提质”视角下的教师聚心赋能策略探索 | 岳林中心小学 | 江伟东 |
以劳动教育为钥匙,解锁学生五育融合 | 莼湖街道中心小学 | 王昌杰 董颖枝 |
“保教一体化”工作坊创建与实践探究 | 第三实验幼儿园 | 陈一琼 胡 极 |
制度 评价 监控——探索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 龙津实验学校 | 邬盼盼 |
二等奖(7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江口中学 | 庄志辉 何 旭 |
浅谈美国STEM课程及对高中教育的启示 | 奉化高级中学 | 方 松 |
任务驱动倡志愿 特色创建重评价——方桥街道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 方桥街道中心小学 | 赵芳燕 张炳助 |
学校管理中家校共育的困境与突围 | 龙津实验学校 | 吕龙飞 |
深度卷入式教研 促学习型共同体建设 | 裘村镇中心小学 | 裘晓珂 |
系统优化 管理升级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 松岙镇中心小学 | 夏孟佶 周碧艳 |
“三研三制”下的幼儿教师“研学知行团”创建 | 第二实验幼儿园 | 蒋静静 |
三等奖(10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打通课堂经脉,让深度教研变为工作常态 | 尚田街道中心小学 | 黄 吉 |
启多面“镜效”,助行规建设 | 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 马碧媚 |
班本课程孵化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 | 君麟府幼儿园 | 鲍行捧 |
解析·定位·架构·反思—审议式课程管理的新路径 | 仁湖幼儿园 | 胡芬芬 |
浅谈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 宁南新城幼儿园 | 陈琴琴 |
关于创新型幼儿教师培养的研究 | 萧王庙中心幼儿园 | 陈玲丹 |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样态构建 | 锦溪小学 | 蒋 晗 |
“微课”辅助:让校本化课例教研走向高效 | 莼湖街道中心小学 | 竺巧娜 |
自媒体背景下促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家园共育策略研究 | 裘村实验幼儿园 | 裘柳蓉 |
在班级文化参与中培养小班幼儿归属感的实践研究 | 城南幼儿园 | 王萍娜 朱卓伦 |
教研工作创新、活动策划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3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构1+x教研方式新样态,探学习能力提升新路径 | 莼湖街道尔仪小学 | 林青芳 张丹瑶 |
城乡教育共同体“‘1十X’招标式”帮扶行动研完 | 实验小学 | 葛林高 |
“五共享五共促”:探索城乡“互联网+义务教育”新样态 | 居敬小学 | 洪建球 毛锐钢 |
二等奖(4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寻常态校本研修“症结”,探高效校本研修“秘方” | 新城实验小学 | 许斌辉 |
掐尖引发的断层填补:幼儿园青年教师拔节成长的教研模式 | 第一实验幼儿园 | 葛亚荇 姜莎莎 |
互联同心 携手共进——以2020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帮扶研修活动为例 | 龙津实验学校 | 沃彭飞 |
当教育故事遇上数字化教学 | 萧王庙中心幼儿园 | 竺霜霜 江 晨 |
三等奖(6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形成的有效性探究----以“雨趣”课程为例 | 溪口实验幼儿园 | 邬春娜 |
优化备课管理 让幼儿园课改落地 | 江口实验幼儿园 | 单旭莲 |
山海协作 共生共享——东西部扶贫安图支教追记 | 第三实验幼儿园 | 王 玮 屠晶芬 |
三次“转身”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 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 徐 滔 |
“聚”繁华之“锦”,“出”教研之“秀” | 锦溪小学 | 孙吉芳 |
构建互助型园本研修模式,助推“三沐”教师团队发展 | 裘村实验幼儿园 | 陈凌靓 |
校本研修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4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分层推进 多轨评价——谈“1+N”研修模式下的教师分层培养策略 | 莼湖街道尔仪小学 | 林兴锋 张丹瑶 |
农村小学“分层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和实施 | 莼湖街道中心小学 | 袁鑫辉毛 燕 |
云研修:网络工作室建设的新样态 | 实验小学 | 郭 昶 |
运用”小贴士“策略推进项目活动园本研修的实践研究 | 裘村实验幼儿园 | 陈凌靓 江 晨 |
二等奖(6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依托“育苗”理念,探究读后续写动作描写微技能教学模式 | 武岭中学 | 芦巧艳孙 烨 |
基于“学为中心”课堂模式改革的校本研修探究 | 溪口中学 | 金 杰 |
立足师本,让校本研修更务实有效 | 方桥街道中心小学 | 周亚珍 |
手帐日记在自然体验学习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 中园幼儿园 | 毛幼静 丁 乐 |
聚焦图形与几何,促师生共同成长 | 西坞街道中心小学 | 邬婷婷 |
乡村学校“深耕式”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 龙津实验学校 | 王卓龙 |
三等奖(5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足球嘉年华活动助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以尔仪小学为例 | 莼湖街道尔仪小学 | 江澄波 |
基于体能素养的“岛式”体育活动实践研究 | 莼湖滨海实验幼儿园 | 周梦霞 |
儿童本位视域下小班亲自然活动的实践探究——省编教材“桂花香”主题的实践与衍生 | 仁湖幼儿园 | 叶 翔 |
幼儿园地域特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 溪口实验幼儿园 | 王桃月 谢雨纯 |
幼儿园“审美性”阅读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 龙津爱维叶幼儿园 | 张月红 |
地方与校本课程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4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顺应自然 “编织”精彩——非遗视角下“自然物编织”课程探索与实践 | 萧王庙中心幼儿园 | 竺霜霜 童 玲 |
“连环跟进式”的小学葫芦丝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 莼湖街道尔仪小学 | 林兴锋 王香月 |
立足“五乐” 多元融合 全面发展 | 岳林中心小学 | 王萍芳 |
依托桃文化,建构多元融合的校本课程 | 锦溪小学 | 王安琴 |
二等奖(6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基于“新学力”教育理念的校本课程建构与实施 | 锦屏小学 | 俞仲华 |
幼儿园园本特色种植课程的实施——以松幼“小桔宝”为例 | 松岙中心幼儿园 | 傅春颖 |
从儿童本位视角初探职业角色体验—以中班“奉里稻香,田野拾取”课程为例 | 裘村实验幼儿园 | 张 烨 |
构建我们的“时空隧道”—基于本土资源的“多维智能体验馆”的开发与应用 | 第一实验幼儿园 | 袁 凯 朱 丹 |
主题审议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西坞中心幼儿园 | 沈明芬 |
三融合:让蓝晒教学“活”起来 | 班溪小学 | 张 芬 |
三等奖(6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奉化印记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以奉化布龙为例 | 第一实验幼儿园 | 葛亚荇 姜莎莎 |
“宁南物流”在智慧小镇特色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 方桥中心幼儿园 | 陈 春 张 薇 |
“乐享”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建构与实施 | 第二实验幼儿园 | 司徒聪丽 |
“国潮风”背景下低段儿童油画棒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 西坞街道中心小学 | 邬丹丹 |
乡镇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 | 松岙中心幼儿园 | 刘郅爽 |
探究式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大班甘蔗收割活动为例 | 裘村实验幼儿园 | 阎妮妮 |
教学评价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3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评量试题编制: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 锦溪小学 | 汪 杰 |
“可视化”评价在社会联动游戏中的运用与实践 | 溪口实验幼儿园 | 王桃月徐 丹 |
基于“游戏故事”评价工具的建构游戏作品解析 ——以“七彩大舞台”游戏为例 | 尚田实验幼儿园 | 蒋桂丽 范宁宁 |
二等奖(2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动态评价:铸就游走中的美丽风景 | 溪口实验幼儿园 | 张旭挺 陆婷婷 |
“评”若有道,听者自来——一年级有效评价促积极倾听的课堂策略 | 岳林中心小学 | 钱玉兰 |
三等奖(5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优化作业,师生共赢 | 城北中学 | 谢 寒 |
以《亲情伴我乐成长》为依托 创劳动教育新评价 | 裘村镇中心小学 | 裘晓珂 |
《幼儿成长足迹》优化运用的实践策略 | 仁湖幼儿园 | 邵 璐 |
主体多元评价,助力STEM班本课程 | 第四实验幼儿园 | 莫伊娜 |
支持儿童评价,激发环境活力 | 溪口实验幼儿园 | 邬春娜 |
小班化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1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分层走班+刻意练习 | 溪口镇中心小学 | 吴 瑾 |
二等奖(3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小班化视角下低段识字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探究 | 松岙镇中心小学 | 金 娟 |
“全息体认式”疫情教育小班化实施路径与策略 | 实验小学 | 俞慧慧 |
浅析托班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及实施策略 | 裘村实验幼儿园 | 周娇艳 |
三等奖(5篇)
题 目 | 学校 | 姓名 |
从“小班化”到“大班化”的适应——浅谈完小撤并如何引导“小班化”学生适应“大班化”教学 | 方桥街道中心小学 | 王乾乾 |
“游戏化”活动嵌入班级管理创新实践 | 松岙镇中心小学 | 王瑛超 |
趣味拼图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实践与探究 | 第三实验幼儿园 | 张 静 |
小班户外骑行活动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 仁湖幼儿园 | 朱亮愉 |
小班幼儿喝水常规养成方法探究 | 仁湖幼儿园 | 舒旭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