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简明问答解读:《宁波市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字体:【大】 【小】

2021年10月20日,宁波市奉化区发展和改革局、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了《宁波市奉化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外部环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产业及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今后五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现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现实基础是什么?

答:为科学编制“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需要对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做梳理总结。“十三五”期间,奉化区以建设工业强区为目标,坚持提质增效和扩量争位,通过创新驱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规模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积极开展“产业争先”行动,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760.5亿元、314.6亿元,总量比2015年增加452亿元和239.6亿元;区属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547.8亿元和130.1亿元,总量比2015年增加193.5亿元和55亿元。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减轻税费负担、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服务等措施,积极实施企业梯队培育,至2020年,宁波市“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宁波市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宁波市高成长企业培育企业分别累计达到25家、7家、1家、4家、18家、2家、6家、5家;累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602家,比2015年底净增168家。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强龙工程”企业培育,2020年,全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数量、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累计数量分别达到125家、6家、1家,比2015年底净增48家、3家、1家,取得良好成效。三是创新能力获得新提升。与“十二五”末相比,奉化区创新型初创企业数增长219%,累计达1175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141%,累计达180家,新增浙江省高成长企业92家。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显著增强,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累计达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5家,累计达43家;宁波市企业研究院6家,累计达8家;宁波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5家,累计达129家;区级工程(技术)中心97家,累计达267家。四是质量效益达到新高度。 “十三五”期间,奉化区积极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全区已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9项,累计认证浙江制造企业15家,累计发布气动产业“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达5项;佳尔灵、竹韵、今日食品等15家企业获评区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气动中心及协会主持及参与国家、行业标准18项,其中2项填补行业标准空白,并作为骨干编写完成《我国气动行业“十三五”标准化发展规划》。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得到有力推动,清洁生产、节能生产等发展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创建节水型企业17家,通过水平衡测试企业26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7家;鲍斯、麦博韦尔、协诚等3家企业获得工信部绿色工厂称号。完成“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825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2家。五是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奉化区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全区共有495家次规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668台;麦博韦尔、超竣电器、爱伊美、赛夫科技等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化改造,奥迪斯丹、益富乐2家企业建成智能工厂;启动宁波启迪智能装备(气动)科技园、气动智创产业园建设。此外,大力推动5G基站建设,累计新改建5G站点528个。深入推进企业上云,已有3300余家企业实现云桌面、云存储等基础上云,海上鲜、麦博韦尔、鲍斯、长隆制衣、爱伊美等8家企业获评省级上云标杆企业。海上鲜打造的一站式渔业综合服务平台,入选2020年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并在乌镇全球互联网大会从800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一等奖。六是平台园区建设呈现新局面。“十三五”期间,依靠平台园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完成工业投资204.5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14.9%。全力打好老工业园区改造攻坚战,共启动中信创新工业综合体、大埠工业区块、气动智创产业园、印家坑村工业园区、方桥老工业区等老工业园区改造建设项目22个项目。已有溪口大岙生态工业园、凤麓新材料加速器等9个小微企业园通过省级审核认定,在建小微企业园6个。目前,已编制完成工业集聚区规划和“全区产业地图”,对44个工业区块进行整合,统筹建设发展。

同时,仍存在工业总量规模仍显偏小、工业经济发展动能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高端人才引进相对薄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二、进入“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怎样的发展背景?

答:我国制造业已经完成了“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制造业是奉化国民经济的核心,也是奉化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在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十四五”期间,梳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奉化制造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制造强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我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努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制造业高质量示范区的决定,努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构建双循环,创造新需求。对内,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以创造新需求。对外,我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等协同推进为奉化工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换道超车”机遇。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奉化区距宁波市区28公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15公里,国际深水港北仑港45公里。区内交通发达,沿海大通道沈海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及规划中的甬金铁路横贯境内,杭州湾跨海大桥更把奉化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此外,宁波至奉化的轻轨3号线已建成通车,金甬铁路对目前的沿海铁路奉化站进行扩建,奉化已成为浙东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 。通过“十三五”的努力,我区城市品质得到提升,产城融合和产业平台建设不断加快,一大批新项目引进落户,为“十四五”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制定工业集聚区规划,产业承载空间不断优化。坚持整体性和前瞻性相统一,为创新升级提供要素保障,根据现有工业集聚区主体功能、产业发展基础、重大项目安排、配套支撑等要素,提出对集聚区划定重点发展线和优化提升线,开展两级控制线管理。加快实施《宁波市奉化区工业集聚区规划》,围绕标志性产业链和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培育,积极谋划专业产业园区,探索项目改造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广泛吸引国有资本及民营资本参与改造,打造更多高能级产业平台。

三、《规划》编制历经怎样的过程?

答:(一)多次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建议。在《规划》编制期间多次在局内部征求意见,并在2021年7月份完成相关部门的意见征求,并将反馈意见融入最新文本内。

(二)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评审会议。2021年9月16日,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了《宁波市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统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局、区水利局、区资规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宁南新城、锦屏街道、岳林街道、莼湖街道、西坞街道、尚田街道、萧王庙街道、江口街道、方桥街道、溪口镇、大堰镇、裘村镇、松岙镇等单位。会议听取了编制单位对于《规划》内容的介绍,听取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规划评审意见。

(三)修改完善定稿。根据规划评审意见对《规划》再次内容完善,并形成送审稿报至区发改局。

四、“十四五”时期,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十四五”期间,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省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速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制造强区建设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造业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市场主导,坚持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全产业链体系,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强化产业数字化,实施产业空间布局战略调整,不断提高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积极打造竞争力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原则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集聚集群,高效发展;强化招引,链式发展;产城统筹,融合发展;绿色制造,低碳发展。

五、“十四五”时期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主要目标是: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实施 “四上一提一整”行动方案,带动和促进全区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加快增长,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水平显著增强,制造能级显著提高。

六、《规划》主要任务板块如何考虑及布局?

答: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是规划的主体核心内容。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对工业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工信部、省经信厅关于“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结合奉化实际,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链打造,争创产业竞争新优势;二是开展全域产业治理,亩均效益强化提升;三是打造专业产业园区,提升园区承载水平;四是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拓展智能制造新局面;五是驱动关键性技术攻关,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六是加强质量品牌化建设,提升企业竞争新实力;七是全面推行源头管控,实施绿色低碳制造;八是坚持制造业多元发展,争创生产服务新业态;九是突出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奉化产业大脑”;十是加强企业梯队建设,培育现代企业队伍。

七、“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哪些产业?

答:围绕宁波市“246+”产业集群建设和前沿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生命(医疗)健康、关键基础件(气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时尚服装8个产业,形成“8100”产业集群;培育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空天信息等数字经济产业,形成“8+”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

八、“十四五”期间,产业如何布局?

答:结合奉化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区位特征,在“十三五”期间已形成的“两核、一带、三基地”工业发展格局基础上,按照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要素集聚、开发有序的要求,进一步集聚、提升、拓展,规划形成“一廊、十园、多微”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其中“一廊”为3号青创大走廊,由北向南构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主要发展中轴,以承接宁波市内外科技成果孵化、转移、加速为重点,打造成为奉化区工业优化转型升级的承载区和主战场。在新一轮产业布局规划中,重点结合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理念,以高精尖专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导向,重点引进壮大新材料、汽车制造等一批优势产业,转型提升智能家电、时尚服装、电子信息等一批支柱产业,培育储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生命(医疗)健康等一批朝阳产业和前沿产业,集聚提升一批科技服务产业,加快构建创新引领的产业链。“十园”为10个工业集聚区,即:北部产业转型示范区、中部科创产业集聚区、滨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方桥工业区、溪口工业区、尚桥科技工业园、西坞外向科技园区、白杜循环经济园区、尚田工业区、翁岙工业区。“多微”为小微企业产业园,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特色产业,打造优秀产业园区载体。

九、“十四五”期间,在推动智能制造方面有哪些举措和目标?

答:一是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全面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技术改造,按照“一业一案”的要求,实施产业智能升级革新计划,围绕智能感知(识别、控制)技术、操作系统基础软件、传感系统、关键网络设备等研发和应用,构建完备的工业物联网体系,实现关键技术装备、成套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建设,推进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加强培训和诊断,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运营管理、精益管理系统创新,支持企业应用PLM、ERP、MES等软件管理系统,探索运用金融服务,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扩面,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鼓励重点企业从生产智能化向研发、设计、管理、仓储、物流和服务等全流程智能化拓展。确定时尚服装、关键基础件(气动)、汽车零部件、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等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和赋能。加快推进管通机械、新世达等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项目,索诺、铝宏、爱伊美、超竣电器、波涛汽配等企业的智能化改造项目,以及爱伊美等企业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二是引育智能制造供应商。引进和培育一批提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智能技术改造服务、工控安全服务、工业网络建设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重点支持围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提供集战略咨询、架构设计、实施方案、关键装备、核心软件、数据集成、流程优化、运营评估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培育和支持有行业、专业特色的市级系统解决方案优秀供应商做大做强,鼓励引导优势资源联合创建系统解决方案总集成商,从提供设备研制向提供多种产品联网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从提供软件研发向提供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到2025年,培育形成5家市级优秀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

三是加强智能化转型推广。培育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有关试点示范专项,深化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融合,催生孕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造降本、提质、增效方面效果明显的各类应用场景,在试点实践中创新技术产品,形成标准规范。加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评定工作,每年遴选一批精益管理创新、信息化应用、智能化改造等重点示范项目,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细分行业,加快经验模式推广。广泛开展成果发布、产业对接、产教融合等活动,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实施智能制造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到2025年,推进全市10家以上行业智能化转型和新模式应用示范企业。

十:规划保障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区制造业规划、政策、项目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有关具体事项的协调衔接。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分年度确定重点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明确任务责任、时间要求以及牵头部门、协助单位。强化工作督查,将规划执行情况作为区委、区政府督查部门每年度督查的重点内容,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督查预警,跟踪分析规划执行实施情况,及时提出督办建议。

二是完善配套措施,强化要素保障。首先是强化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奉化电力设施、提升新的配电装置,保障奉化各集聚区正常工业用电。建设污水和雨水管网,达到“治水治污,雨污分离”,加快污水管网、污水截流工程建设。配合全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服务平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通信基础设施。其次是加强用地保障。综合考虑奉化区工业布局,储备工业开发土地。完善工业用地流转机制,推进低效用地、闲置土地等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探索二三产混合用地政策,提高土地亩产效益,优化用地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新的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对现有待开发区块,要提高项目准入条件,积极引进大项目落户,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争取工业大项目列入省级A类重点项目。建立重大优质工业项目和重点平台优先用地和差别化用地机制,确保项目平台落地。探索“弹性年期土地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模式,探索实施工业厂房预售许可制度,提升存量用地盘活利用效能。再次是加强财政支持。投入工业集聚区专项资金、地方财政收入、集聚区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财政资金,用于鼓励全区工业集聚区的发展,支持其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各地建设小微企业园区,对园区新增建设用地出让净收益全额奖励给镇、街道、开发区。对小微企业园区利用现有工业用地新建、扩建、翻建多层标准厂房及其他生产性用房而提高的容积率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免征城建配套费;小微企业园建成投运后一段时间内,建设经营主体出租生产用房的,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区级财政资金优先投向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立财政科技资金向创新企业流动的配置机制,提高科技研发项目人员的激励经费,扩大经费项目使用单位的使用自主权。最后是加强人才保障。布局海外“人才飞地”,柔性招引“高精尖缺”人才,深入实施“甬江引才工程”“凤麓英才计划” “海外工程师”等人才发展工程,创新人才举荐制、认定制等遴选模式,主动对接国家、省级引才计划,采取“人才+项目”、“人才+基地”、“智力+资本”等模式,建立“绿色”通道,大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直接服务奉化产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气动元件、高端装备、时尚服装等优势产业领域领军人才引育专项,开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领域领军人才集聚,加大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领域全球顶尖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省级企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建设,形成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破技术、以技术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到2025年,力争新增院士、国家和省重点人才计划专家50名,新增引进创新引领型团队100个以上。实施优秀青年英才引育工程,深入实施“名校优生”等专项计划,大力开展“全国选才、才聚奉化”招聘活动,提高青年人才入选人才计划的比例。加快创新型奉商队伍建设,开展“新生代”企业家提升行动,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培训平台,加大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创二代”的培育力度,继续实施“1+X”企业管理培训项目,同时不定期开展沙龙、论坛等活动,加强智能制造、技术趋势、市场拓展、资本运作等方面交流。深度参与宁波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奉化工匠”成才计划和“技能兴奉”提升行动,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壮大技术人才和基础人才队伍。

三是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支撑。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清费减负促进企业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拓展融资渠道,扩大“科技贷”受惠面,落实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新39条,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惠及中小微企业,推广优秀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探索建立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和担保公司相结合的投贷保联动机制,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以及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建立健全服务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计划及专项资金、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实现产业、投资、科技、人才等政策聚焦。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具体实施细则,研究制定时尚服装、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气动)、生命(医疗)健康、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个性化扶持政策。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加大对重点产业培育、制造业数字化、科技创新、企业上规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四是优化服务环境,提升企服工作。深化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构筑一流发展环境60条、人才新政22条等系列政策。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优化企业项目审批方式的改革,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打造聚焦精准服务、多元政企互动、三级联动的“企业码”平台,加强涉企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提升办事效率。进一步发挥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建立技术和管理创新联盟,成立专家库,深入开展“复工助企”、“政策惠企”、“法律援企”、“生态立企”、“人才暖企”等五大行动,积极实施破解企业各类难题,着力发现和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和瓶颈问题,着力打响一批企服工作品牌,着力挖掘一批企服典型案例,力争全年问题解决答复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研究制定和推进落实企业降本减负专项行动,确保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最多80天,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20个工作日。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完善人才“关键小事”协调解决机制。深化人才之家等高能级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营造“引育留用管”全方位服务人才环境。

解读机关: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解读人:孙毕永

联系方式:0574-89294261

政策原文:宁波市奉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