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让流动人口在奉“落地生根” 五年吸纳新奉化人近十万

字体:【大】 【小】

人口迁移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设区五年来,奉化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新奉化人归属感、认同感与幸福感显著增强,成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主持人 袁伟鑫

本期嘉宾:

袁雅雅 区府办流动人口管理科科长

竺周锋 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

陈旭锋 区人力社保局就业和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

俞臻帅 区房管中心住房保障科科长

印海优 区总工会职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王 丽 宁波麦博韦尔移动电话有限公司职工

五年吸纳近十万新奉化人

主持人:过去五年是奉化倍速前进的五年,五年来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如何?新奉化人又有哪些直观感受?

袁雅雅:五年来,我区流动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目前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45275人,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94555人,增幅62.74%,位列全省第一。其中,省外来奉人口占比约94%。总体而言,流动人口高学历人才比例持续提高,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王丽:我和丈夫来奉化已经15年,都是新奉化人,我们在这里安家、生子。奉化是一座包容、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城市。这五年来,奉化发展一年一个样,服务新奉化人的政策措施也是越来越好。2019年通过流动人口积分入学政策,我儿子进入岳林中心小学读书,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同年,我加入了乐享志愿者服务队。今年,我主动申请加入了新奉化人志愿者联盟,希望能更好地融入奉化、回馈奉化。

多举措提高新奉化人服务水平

主持人:“变”是奉化设区以来的关键字,我区在流动人口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袁雅雅:五年来,我区积极创新政策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比如,建立完善量化积分政策,发挥积分机制调节功能,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编制流动人口服务“一张清单”,提高惠民政策知晓度;开通“新奉化人家园”微信公众号,推进“一件事”综合平台建设;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意外伤害保险,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建立“新奉化人志愿者联盟”,通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促进新老居民融合发展等。

竺周锋:我们大力推进流动人口量化积分入学,分类保障义务段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挖掘镇(街道)中心学校等空余学位资源,对量化积分及社保符合条件的已就读民办学校2-5年级的随迁子女,利用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实现全部接纳。增加城区学位供给,公办入读率从71.8%上升到86.2%。推进终身教育,设立成人高中及以上学历提升和社会职业培训两项公共服务清单,五年来共完成新奉化人职业技能培训35000余人次,预备劳动力培训400余人次,高中及以上学历提升5000余人。

陈旭锋:我们搭建常态化就业平台,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三、周五开市招聘,定期赴外招聘,与劳务输出省及专业技术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等,多措并举促进流动人口充分就业。以我区紧缺工种岗位补贴为方向,通过项目制、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能力等各类培训,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百千万优秀技能人才、奉化工匠等评选,出台《关于鼓励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提升流动人口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俞臻帅:我区把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货币补贴保障,贯彻落实量化积分租赁补贴政策,3年来累计为638户外来务工家庭发放货币补贴133.6万元。探索“力邦模式”“滨海模式”等创新做法,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拾荒者公寓”和“蓝领公寓”建设,鼓励集中新建改建规模化租赁社区,改善流动人口住房条件。

印海优:我们创新做好外来职工的劳动权益维护,将“小三级”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与调裁诉联动化解工作有机结合,构建“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实施2年来,调处劳动争议事项1827件,调解成功率达89%。注重外来职工集中的新业态新群体的建会入会工作,组建率和入会率均动态保持在95%以上。优化外来职工服务工作,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为新奉化人拓宽社交渠道、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探索新奉化人共同富裕新路径

主持人:奉化正奋进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的新征程上,流动人口占全区总人口1/3以上,我区在探索新奉化人共同富裕方面有哪些谋划和思考?

袁雅雅:我们将按照区委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奉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部署要求,以推进新老居民共同富裕为着力点,聚焦新奉化人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权益保护、融入融合等重点方面,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下步,将进一步放宽落户门槛,推进住房“租售同权”政策落地落实,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吸引更多外来人口来奉。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一件事”服务为支撑,提升流动人口工作生活便利度,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探索构建新老居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主持人的话——设区以来,随着流动人口快速增长,我区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质量,有效扩大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以更加落地的政策、更加温暖的服务、更加宜居的环境,回馈新奉化人在各行各业中挥洒的辛勤汗水,增强他们将奉化作为“第二故乡”的情感认同,推动越来越多外来人口在奉化安居乐业,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