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蒋家池头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记者 严梓宁

近年来,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思路,由单一花木产业向乡村旅游和田园综合体转型,集体年收入从2万元增长到70多万元,贫困村蝶变为富裕村。从美丽环境、美丽生活到美丽经济,蒋家池头村“内外兼修”绘新景,打造人人向往的诗画“和美乡村”。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依山傍水的蒋家池头村,只见金溪河畔地绿天蓝,宽敞的道路、崭新的农居,彰显着美丽乡村新面貌。谈起这些年的变化,村民杨琪赞滔滔不绝,“我嫁到蒋家池头快30年了,以前村里不富裕,村容村貌不是很好。这几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子越来越漂亮。这阵子村里在建民宿,村民每天会去看看进度。”

在村的一角,只见初具雏形的金溪小筑青砖黑瓦、石臼水缸,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这块地原来是乡村小学,荒废了10多年,但承载着村民许多的回忆,我们多次去外地考察,最终决定在保留小学原有面貌的基础上建民宿。”村干部卓孝玲说,这些年,村里致力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美丽乡村建设重在“内外兼修”,不仅要“看上去美”,还要村民生活幸福。蒋家池头村先后实施了道路“白改黑”、高压五线落地、旅游停车场等项目,改造提升1.5公里长的金溪两岸景观,打造休闲步道、如善廊、弘道廊等,如今处处皆是风景。同时,积极推进农居房改造,建成老年食堂等,让村民的生活“有里有面”。

今年80岁的王大爷是老年食堂的常客,每天准时来“打卡”。“年纪大了,自己买菜做饭很麻烦,有了老年食堂,每天饭菜不重样,而且一群人吃饭也热闹。”王大爷开心地说。百善孝为先,这也正是老年食堂取名“孝膳堂”的原因。

“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双富裕,一个是物质富裕,一个是精神富裕,让生活在蒋家池头的每一位村民有满满的幸福感。”村党支部书记陈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