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裘村派出所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记者 柳家欢 通讯员 奕超超 周洁洁

“感谢裘村派出所民警,给我的生活带来希望。他们与我并无亲戚关系,却不求回报地帮我,真的令人感动,我一定要写篇文章赞扬他们。”昨天上午,裘村镇困难群众沈先生在电话里向记者吐露心声,这些年来他一直为了落户、低保等事烦心奔波,但由于情况特殊迟迟无法办理,如今在民警帮助下得以解决,还介绍了一份工作,生活总算走上正轨。

今年51岁的沈先生是裘村人,199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绍兴一家企业工作,并将户口迁出。2010年,沈先生因患病回到裘村,但由于健康问题,他无法正常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还因在裘村本地没有房产、缴纳社保等,无法迁回户口,难以享受到当地的帮扶政策,这让他的生活更加困难。

去年10月,裘村派出所副所长潘少昂得知这一情况后,随即发动民警四处奔波协调。潘少昂多次与沈先生交谈,详细了解他的情况,并对接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一起研讨翻阅宁波历年以来的落户政策。“沈先生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只能根据落户政策一条一条筛选,并根据他的学历、工作、家庭等情况一一比对。”潘少昂说,经过多日的协调奔波,民警终于找到一条符合落户的政策,并随即将这一消息电话告知。

政策符合了,接下去就是准备材料。然而,潘少昂发现沈先生在裘村几乎没有任何所需材料,于是又帮助他到处打听、收集。潘少昂通知派出所户籍民警联系沈先生原单位集体户的户口协管员,再对接他户籍所在地的户籍民警,补办沈先生的“集体户常住人口登记卡”。同时,潘少昂还在网上帮助沈先生找回大学毕业证书,并通过工作将其户口暂时挂靠到他朋友家里。

材料准备齐全后,潘少昂带着沈先生走进办证大厅。沈先生坐在椅子上看着工作人员按程序为他办理手续,心情非常忐忑:“原先自己尝试办理过,但由于不符合条件未能如愿,也不知这次能否成功。”考虑到沈先生的特殊情况,裘村派出所户籍窗口开通绿色通道,经与区行政服务中心协商沟通,优先审核了沈先生的材料,在受理业务的第二个工作日就将落户手续审批下来。今年1月,沈先生的落户难题得以解决。“为了我的落户证明,派出所多名民警、辅警足足跑了3个月,从无到有,一份份资料、一通通电话着实让人感动。”沈先生激动地握着潘少昂的手一个劲道谢。

“光是解决落户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沈先生的生活状态。”在顺利办理了落户手续后,潘少昂对接民政部门为沈先生办理低保手续,期间工作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发现缺一份其子女的身份证,而此时他的前妻及孩子早已迁居他处,沈先生已经多年没和她们联系,也没了联系方式。得知此事后,潘少昂又主动当起“老娘舅”,想尽办法联系他的前妻,在和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最终如愿取得证件,沈先生的低保等保障终于申请成功。

如何帮助沈先生的生活走上正轨一直是潘少昂的“心头事”。日前,潘少昂在走访企业时,为沈先生争取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如今,沈先生在一家针织厂工作,能基本解决生活所需。

用“警民一家亲”形容沈先生和潘少昂再合适不过,潘少昂在工作之余常打电话关心沈先生的近况,沈先生也时常来派出所谈心,以前因生活困难、心情烦躁而养成的坏习惯逐渐改掉。沈先生告诉记者,本来觉得自己啥也干不了,生活黯淡无光,是政府以及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关心关爱让自己重获新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将好好工作、生活,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