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79996P/2021-117205 组配分类 落实情况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1-06-30

奉化区“十三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完成情况

字体:【大】 【小】

“十三五”期间,区人力社保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六争攻坚”“5+5”等工作部署,深入实施“五大系列工程”,敢于争先、勇于创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以更高质量和更充分为目标,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构建就业优先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保障体系。重点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季”“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服务活动,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067万元、各类就业创业补贴13781万元,全区新增创业实体4.37万家,带动就业24.58万人。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攻坚,接收延边州建档立卡人员来奉就业210人,在延边州对口县市区中排名第一。近五年来,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的低位。

特别是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快速出台疫情期间企业用工就业保障“十条”政策,累计发放企业包车交通补助、人力资源机构招工补助等832.56万元;落实社保减负政策,为全区1.32万家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7.84亿元,为3430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5895万元。抢占先机采取“决战三十天 打赢抢人战”行动,派出22支赴外招聘小分队分批次赴湖南、贵州、黑龙江等8省23个县(市)区,通过包机、包列、包车等方式,“点对点”接返和招聘企业员工2555人,与10余个县市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发动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重点企业输送新员工3600余人。相关战“疫”做法被央视和省市区主流媒体报道57次。我局先后获得宁波市第十期“六争攻坚”先锋团队、宁波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区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战“疫”先锋团队等荣誉。

(二)以人才精准引育为突破,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人才支撑作用进一步突显。聚力打造“奉栖人才”品牌,每年举办本地招聘会近百场,赴全国重点城市开展“全国选才”招聘10站以上,积极承办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会、浙江(宁波)专家服务产业转型提质暨专家奉化行等大型人才交流活动,为企业引进了一批紧缺急需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次引进培养力度,五年来推荐入选国家、省、市级人才培养工程近百人。深入实施“技能兴奉”行动,每年举办市、区职业技能大赛5场以上,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万人次以上,我局高质量推进技能人才工作得到省厅来信表扬。深化创新平台建设,全区共建成博士后工作站1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0家,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列入宁波市“155”公共实训中心。“十三五”期间,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5.24万人,其中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2万人、高技能人才3.6万人,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1.78万人。

(三)以增进民生福祉为中心,完善多层次社保体系,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到2020年底的99.3%,残疾人、低保人员等群体精准扶贫率达100%。稳步提升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平均标准提高到2020年底2727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230元/月。稳妥推进社保省级统筹,重点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仅用4天时间圆满完成2628名列入省市重点整改对象的清零任务。探索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的“X+1+4”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有效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阳光工伤”模式获区领导批示肯定。

(四)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体,强化源头治理,社会稳定基础进一步夯实。深化“奉化无欠薪”建设,强化制造业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违法企业先行“约谈”、欠薪“黑名单”等制度,牢牢把握“根治欠薪”主动权。“十三五”期间,我区顺利通过首批“浙江无欠薪”试点区创建。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开设“劳动仲裁张蝶工作室”和微信仲裁小程序,开展“调裁诉”一体化快解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调解率始终保持在92%、70%以上。深入推进镇(街道)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现镇(街道)全覆盖,确保60%的劳动纠纷在基层化解。

(五)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进一步规范。积极打造“阳光考录”品牌,“十三五”期间,共招录公务员223名,各类事业人员1434名,考录工作平稳有序。推出“名校优生”三年行动计划,面向重点高校招录优秀毕业生100名,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30家事业单位岗位进行重新设置,为46家单位518名事业人员办理转隶手续。持续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加大对一线干部关心关爱力度,有效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发挥撬动效应,公共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人社“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构建群众办事便利、营商环境优良的人社政务服务体系。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加快“无证明人社”建设,深化窗口“无差别受理”,不断优化经办模式和服务手段。汇编印发《说说社会保障那些事》,受到省人社厅跑改办肯定。推进人社数字化转型,民生事项“一证通办”、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实现率等指标均实现了100%。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在12个镇(街道)均设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所,配备自助服务一体机55台。加强社银合作,首批社保类10个事项在全区21个银行网点经办,实现了社保业务“就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