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以史铭心 踔厉奋发 奉化交出党史学习教育高分答卷

记者 康诗文 实习生 应张磊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2021年初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如出征号令,拉开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大幕。

去年以来,奉化区委根据中央总体部署和省委、市委的统一要求,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以上率下,引领推动全区68家区直属单位、12个镇(街道)、2001个基层党组织、37235名党员统筹开展“六学联动”“四百宣讲”和“三为”主题实践,创新“周例会”推进工作法、“五个一、四结合”巡回指导机制、“标注式学习、体会式笔记”学习法,统筹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和“四史”学习。“共享礼堂”学党史、“六中全会精神上渔船”做法得到中央学教办肯定,录入学习简报;“帮办一键通”获省“三为”实践最佳案例和宁波典范案例,“五大员”做法列入全省百法百例,党史知识竞赛获全省优秀组织奖和全市一等奖。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做法在央媒报道145篇次,上级简报刊发信息68篇,宣讲经验和学习方法先后在省市交流会上典型发言,小喇叭宣讲队获省优秀宣讲队。擦亮了“周一夜访”“红五星”“五大员”“家系列”“码上办”等一批具有奉化辨识度的“三为”实践金名片。市委第六巡回指导组高度评价我区党史学习教育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统筹部署

“六学联动”深学实悟

根据区委统筹部署,全区各党委党组明确学习重点、落实学习任务,层层推动工作落实,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第一时间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制定实施方案。领导干部带头学、对照要求“规范学”、竞赛测试争先学、红色现场沉浸学、数字手段云端学、灵活载体融合学……“六学联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确保入脑入心、真学真信。

区委常委会以上率下,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组织8次党史专题学习。全区党员系统学习4本指定书目,逐篇研读,感悟思想伟力。全区共计发放指定书目3.7万套、学习资料22.4万册,党员覆盖率和学习使用覆盖率均达100%。习近平考察浙江、宁波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鲜活的教材、深刻的思想,在全区掀起了跟着总书记学思维、读好书、讲党课、走基层的热潮。

分层分类

“四百”宣讲全面覆盖

区委宣讲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百年党史、浙江及宁波百年奋斗史”,西坞街道“艰难苦卓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发展史、走向复兴强国史”……各个党史宣讲会场里,气氛热烈。来自不同战线的宣讲员,用生动的事例动情讲述身边的党史故事。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奉化依托特色宣讲品牌、系列宣讲驿站、名师宣讲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学习教育资源,培养宣讲团队,推动形成百名书记带头讲、百名局长条线讲、百名专家深入讲、百名记者互动讲、千名青年流动讲、万名干部入户讲的大宣讲工作格局。

组建了领导干部宣讲队、夕阳红老战士宣讲队、映山红青年宣讲队、闪闪红星少儿宣讲队、半边天宣讲队、劳模工匠宣讲队等各级各类宣讲团,组织宣讲活动超2900场(次),覆盖受众超20万余人次,推动形成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人人践行的生动局面。

创新形式

红色故事立体传播

“信仰力量指引我们前行,不怕困难险阻要活出自信……”裘村镇马头村盲人创客袁木兰为20余名青年创客演唱改编歌曲《信仰》,真情诠释红色精神。奉化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每一座红色场馆,每一点红色资源,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奉化活用资源创新学,利用各镇(街道)网红村流量优势,用多种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2月,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沿着红色足迹走奉化”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实地探访奉化党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地、重要遗址等,生动讲述红色故事,展示各地的红色印记、发展进程、小康之路。挖掘宁波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松岙后山村、奉化第一位党员卓恺泽的红色事迹;走进中共奉化县委第一任书记董子兴的故乡,红色基因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宁波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王鲲的故乡寻访红色印迹、发掘乡村文化……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奉化通过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彰显奉化特色,让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活起来、深下去,推动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实谋实干

“三为”实践亮点突出

如何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实质性进展,奉化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用情办好为民实事,将一份份民生“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鼓足实干劲,推动各项工作提质提效。

“希望支持打造艺术振兴乡村实践基地,用小投入换来山村大变样”“希望能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帮助村里拓宽毛竹销售渠道”“希望帮助村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标准化老年食堂”……在周一夜访座谈中,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拉家常、话发展,积极反映自身诉求,领导班子深入排查村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实际需求,努力为村民办好实事。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擦亮了“周一夜访”“红五星”“五大员”“家系列”“码上办”等一批具有奉化辨识度的“三为”实践金名片,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1572件,为企业解难题3670件,为基层减负担1579件(项)。

聚焦美丽、关爱、服务、便民、增收等五方面民生热点,深化孝膳堂、平安亮万家、点亮红星、青鸟探巢、满天星计划等涉民服务,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办好关键小事。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为老助餐服务点58个,其中中心食堂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食堂10家,村(社区)老年食堂47家,服务覆盖133个村(社区),享受用餐服务的老人3000余人。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创新推行“家园理事”制度,依托“访、调、议、办、解”五步理事法,压实联村干部、村书记、联户党员的矛盾排查化解责任,全覆盖配备专职社治干部284名、专职网格员303名,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制度实施以来,村级矛盾调处成功率达99.8%。

我区还注重发挥党员个体内生力量,完善党员志愿“服务月”“服务日”制度,深化“点亮微心愿”机制,每名党员全年开展志愿服务20小时以上,至少认领1个“微心愿”,全方位打响“奉邑有我”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形成“万名党员办实事”热潮,目前已累计认领“微心愿”7088个,志愿服务15318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