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874G/2022-134841 | 组配分类 | 重点工作 | 主题分类 | 旅游,文化,体育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原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2-10-11 |
文广旅体局2022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改革目标 | 改革措施 | 改革工作进度 (第三季度) |
1 |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 持续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 1.进一步提升核心旅游吸引物品质,加快应梦里酒店和演艺改造;推进宁波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丰富高端酒店、休闲街区、旅游景区等业态; 2.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凸显萧王庙联步青云、七彩尚田、云游大堰、山居裘村、红色松岙等旅游特质,持续推进大堰谢界山村、社家畈村以及溪口环雪窦山民宿集聚区建设,计划新增精品民宿5家; 3.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推动商量岗等雪窦山区域山地休闲度假发展。 | 1.29、30、31、35号楼自营酒店客房268间装修完成,对外试营业;应梦里项目8月1日对外营业,沉浸式演艺点亮溪口夜游。宁波湾华侨城欢乐滨海商业街区、文体中心开工建设,《旅游度假区总规》初稿完成; 2.青云村基本完成“一统三化九场景”提升改造,入选省金3A景区村庄培育名单。大堰镇对标5A景区镇、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云上大堰”项目依托专项债目前方案完善中,大食堂、乡宿堰溪等周边政策处理基本完成,游客中心提升方案制作中;与胡庆余堂很作,启动首个中药材产业山区共富项目。裘村镇对标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完成总体规划,策划“求寸鲜”旅游公共品牌,总投资1300万元的元宇宙项目主体完成,装修方案策划中,投资200万的甲岙环线步道施工中,陶坑民宿主体完工;3、商量岗新增中林•无边森林帐篷营地,度假区新A区客房,地球仓生态民宿(3栋)。 |
2 | “微改造、精提升”专项行动 | “微改造、精提升”综合评价指数排名争先进位 | 1.围绕“溪口-滕头旅游景区”微改精提单项试点,高标准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工作; 2.结合省A级景区村庄2.0版建设以及大堰镇5A级景区镇创建,推进村庄、城镇旅游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打造一批可示范、有特色的景区镇、村; 3.结合“精特亮”工程,加快溪口-大堰溪南线改造,以及应梦里提升工作,打造好“小环境”,助力全域美丽,全域旅游。 | 1.围绕“溪口-滕头旅游景区”微改精提单项试点完成溪口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杜鹃谷欢乐苑景区游玩项目、文旅业态全面升级,景区辐射范围内花庭东山上、贰拾九号民宿品质提升;溪口景区、杜鹃谷欢乐苑景区及大堰镇旅游设施微改造项目入选宁波市微改造示范点; 2.结合省A级景区村庄2.0版建设各镇(街道)开展旅游业“微改精提”,五大工程合力助推景区村庄改造提升;结合“精特亮”工程,打造一批小切口带动大效益的微精项目,景区城内南山路沿线结合甬临新韵展示线精品线路实施微改造,江口街道结合明山剡水精品线微改精提沿线甬山文化主题节点,提升沿线旅游产品品质,加强精品线路带动作用; 3.1-9月份,我区微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入库项目146个,计划完成总投资5.71亿,实际已完成5.35亿,发现和解决问题数7640个。 |
3 | 宁波市奉化区旅游信用试点项目(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 | 到2022年底,实现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评价“1231”目标,即:形成一个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信用评价总体框架,应用于系统管理平台;构建两个信息集,包括输入端信息集、输出端应用信息集。围绕基础信用、守信能力、失信信息、监管信息与市场表现五大维度采集和归类,明确信息来源对应的部门,梳理交叉共用信息;分类打造三大领域评价应用系统,构建适应政府旅游行业治理、游客决策且消费便利、企业自律并受益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形成一套制度规范,包括文旅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结果运用的标准和制度。 |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区级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区文化和旅游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并推进试点工作按计划进行,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共享各部门信用数据、相关接口对接,应用跨部门的信用评价结果到不同场景,形成相关制度成果。 2.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试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单、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健全重大事项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工作调研,及时掌握试点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请解决。建立健全完善信用数据常态化提供、更新、归集和共享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将有关数据共享至区大数据平台,有效夯实数据基础,深入推进平台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工作。 3.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试点资金保障,细化试点项目资金预算,试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强化专业支持,对试点过程中的平台建设和其他专业性强的工作,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约定等方式,规范地与相关智库合作,为科学决策、依法监管和高效服务提供支撑保障。强化学习宣传,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有效经验,及时总结提炼我区试点做法,充分运用媒体简报宣传推广试点工作动态和取得的成果,不断提高试点实效。多渠道选树推荐典型案例,引导群众加强信用评价应用。 | 1.获得省数改化第二批试点项目; 2.数投公司已进行招投标。 |
4 | 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 | 立足非遗整体性保护,通过项目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凸显区域文化特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 加强顶层设计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夯实非遗保护基础,构建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平台,建立完善传统工艺工作站和加强非遗产品设计研发,打造线下及线上非遗销售平台;深化非遗主题广场、非遗主题公园和非遗主题街区等非遗风情建设。 | 加大了对A级村庄、酒店、民宿、公园等场所的非遗业态植入力度。推动青云村非遗景区村庄和溪口武岭路非遗街区打造;9月底还邀请浙师大教授来奉化开展了为期3天的“首届奉化区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专题培训班”。 |
5 | 策划开发推广精品文化 旅游线路 | 结合今年二十大召开、奉化全域旅游创建和“精特亮”工程,策划推出红色旅游主题、唐诗文化主题、山海文化主题等3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并进行全方位推广。 | 1.深度挖掘文化旅游体育特色资源,开展奉化图文资源库完善工作,拍摄一批精美奉化全域旅游照片和“精特亮”工程照片; 2.邀请媒体、旅行商和专业公司对奉化精品文化旅游线路进行策划。 | 1.完成拍摄第一批全域旅游照片; 2.完成精品文化旅游线路PPT和视频制作初稿。 |
6 | 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奉化十碗宣传推广工作 | 深入推进奉化十碗“六进”工作,新增一批省、市诗画浙江、百县千碗体验店,继续完善金钟广场特色美食特区氛围,编撰奉化特色美食系列丛书,加强奉化十碗长三角地区推广,创新推出奉化特色文化主题宴席。 | 1.落实奉化十碗推广专项资金; 2.推出奉化十碗专项活动; 3.加强省、市级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对标创建工作; 4.编撰奉化美食宣传手册(丛书); 5.成立工作专班,创新奉化特色文化主题宴席。 | 1. 开展镇街十碗特色美食评比活动; 2. 指导省市级特色美食体验店创建; 3. 策划省市级美食体验店氛围提升工作。 |
7 | 环浙步道奉化主线段提升工程 | 争取为环浙步道建设提供奉化模式 | 1.根据省环浙建设标准制订结合我区实际制订2022提升实施方案; 2.部署落实建设任务:完善102.13公里环浙步道奉化主线段路面平整工作;统一更换环浙步道标识牌;在重要入口节点安装1-2个流量监控探头;建设1-2处步道入口休憩配套设施;开展“环浙越野赛”活动 3.工程验收、下达补助资金。 | 1.各镇街道按计划实施提升工程; 2.国家总局群体司领导来奉化考察步道建设; 3.下发2022年环浙步道省级主线段提升工程验收通知。 |
8 | 争创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和文明机关 | 争创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和模范机关 | 按照“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要求,围绕“在政治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做维护核心的模范;在支部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做争先进位的模范;在作风改进上走在前作表率,做担当作为的模范;在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做服务中心的模范;在遵规守纪上走在前作表率,做清正廉洁的模范;在提升素养上走在前作表率,做文明创建的模范”等六方面内容具体实施。 | 结合“五问五破争一流,六比六严创新高”机关作风建设转型行动,推进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