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高产 优质 巧用循环水养殖生态“鱼”
记者 严梓宁 王层裕
本报讯 “大概1个多月就能出苗了,速度挺快,以后不用去外地买苗种了。”日前,在莼湖兴旺水产养殖场,养殖户余建明的20个实施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全新“育苗塘”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育苗青蛤和蛏子。
余建明共有养殖塘90亩,主要养殖青蛤和南美白对虾。这批全新“育苗塘”是在养殖塘附近建起的智能化设施。如何排污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直接影响后期效益。9月20日,养殖场开始实施循环水养殖模式,虾塘里含有残剩饲料、排泄物等的海水流进“育苗塘”作为贝类的饵料。由于贝类有净化水质作用,净化以后的海水又能为南美白对虾营造最佳的生长环境。
“循环水养殖模式让水质变好了,能养殖多种水产品,对养殖户来讲也创造了有利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经济效益。”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循环水养殖具有环保、高产、优质的特点。余建明笑着说,改进养殖方式,实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
目前,我区已在沿海地区推广实施循环水养殖模式,从源头上减少了养殖过程中饵料的投喂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渔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