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创新“1+N”模式 “外来人员”代表联络点赋能基层治理

通讯员 童康永 陈银儿

本报讯  近日,位于西坞村的人大西坞街道工委“外来人员”代表联络点刚打开办公室门,前来咨询的群众便络绎不绝。“老家亲戚明天想到奉化来玩,防疫方面有要求吗?”“我打工的工厂要求我们这两天加班,这个加班工资怎么算?”……联络点当天进场的区人大代表则帮助联系相关部门,解答各种问题。

西坞村现有户籍人口5500余人,常住人口13300余人。为加强外来人员综合治理,今年3月,人大西坞街道工委在西坞村设立了“外来人员”代表联络点,旨在打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外来人员”代表联络点由村干部、企业代表、教师代表等7名区人大代表组成,以“1+N”模式赋能基层治理,即以联络点牵头社会管理的“N”项重点工作。在全面掌握外来人员基本情况的同时,“外来人员”代表联络点还及时了解外来人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

“西坞村外来人口多,管理难度大,我们人大代表发挥身处基层、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为外来人员排忧解难。”区人大代表、西坞村党委书记邬志杰表示,比如在抗击台风“梅花”过程中,联络点就协助政府加紧转移居住在危险地带的外来人员1700余人。在国庆假期,每天为他们宣传政策、解答问题,帮助其解决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有困难找代表”已成为西坞村外来人员的共识。他们在享受联络点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回馈社会,通过“外来人员”联络点参加西坞村夜巡活动,争当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志愿者,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