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忧 促和谐 筑平安 我区信访“三诊”助推社会稳定
记者 柳家欢
今年以来,我区坚决贯彻信访工作“三到位一处理”的总体要求,创新“党建+信访”和“清单+闭环”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坐诊”、干部“应诊”、网格“问诊”的“三诊”模式,助力全区社会面平稳有序。
领导“坐诊”把脉民情
近年来,我区建设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各类信访矛盾纠纷风险逐渐显现。
锦屏街道西河小区涉及四个区块征迁安置,2020年1月起西河小区启动分房工作,陆续暴露不少信访隐患,被征迁户多次到指挥部、街道办事处就房源匹配、补充房源等问题提出异议。
锦屏街道随即建立由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担任双总指挥的指挥体系,专题研究化解对策。“我们召集指挥部原班人马,制定分片包户制度,调研住户基本情况和现实需求,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多次与征收办、区投公司及第三方研究协商,科学制定分房方案,现场设置政策解释组,边解释边进行思想疏导。”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精准施策、优化分房设计方案,积极推进绿化带景观提升工程,在增加安置户接受度的同时,解决了居民需求。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分房期间未出现越级信访事件。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一把手”开始层层抓信访,严格落实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第一责任人要求。今年2月以来,创新实施“周一夜访”2.0版,每周一晚上由区领导分组领衔、相关部门对应随访,采取事前公告、个别走访、重点约访、定点接访、集中座谈等方式,做到倾听民意“向下一步”,调处矛盾“靠前一步”,优化治理“推进一步”,实现“领导往下跑、群众跑零次”。截至11月底,区级领导下基层听民情,共接待群众164批408人次,协调解决民生实事146件;区直属单位负责人共接待群众96批231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05个;镇(街道)负责人共接待群众95批215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02个。
干部“应诊”操刀疑难
近年来,在区级领导接待来访群众的基础上,我区还要求各镇(街道)在镇级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设置信访接待室,明确专职人员固定坐班,应诊接待并分类处置信访问题。
“你们的征收程序没走到位,我有意见,我要上访……”日前,一住户因危旧房改造征收事宜,多次闹到锦屏街道信访接待室,要求解决相关诉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静东第一时间接待,在安抚其激动情绪后,耐心解释所提问题。经查,该危旧房改造征收项目实施期间,指挥部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解释政策,但其仍以程序不到位为由不肯签约,之后还未履行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催告书内容,最终该房屋被依法强制腾空。
在种种工作证明以及街道工作人员的反复劝说下,最终,该住户签订了息访承诺书。在此期间,顾静东了解到该住户患有疾病,无固定收入来源,对此锦屏街道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为其争取符合政策的生活补助,事后得到了该住户的肯定。
分管领导牵头协调涉及村、社、线、办的信访事项,中层干部抓好跟踪、反馈和落实,年轻干部负责学习、提炼和归纳。近年来,我区已形成信访“阶梯式”的干部队伍、“师徒式”的培养模式和“一站式”的处置机制。特别是锦屏街道,根据信访清单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中层以上干部交流会,举全体干部之力推进疑难信访问题的化解和闭环管理。
网格“问诊”预检矛盾
近日,溪口镇桕坑村网格员沈桂珍在排摸时发现,S309省道上有许多大型工程车行驶后掉落的石块,造成较大安全隐患,随即放置了警示立牌并联系相关部门清理。
之后,沈桂珍走访周边的村民了解情况。根据村民表述,工程车行驶中经常有渣土、碎石等掉落,甚至有超速、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我们家的玻璃都被飞溅起来的碎石给砸碎了,我正打算到镇里上访。”另一位村民提及此事怒气冲冲。
溪口镇根据网格员排摸到的信访隐患情况立即开展预警处置,由溪口镇交警中队和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六中队联合开展整治,加强对该路段的日常监管,共处理滴漏撒违规行为14起,拦截逆向行驶车辆2起,交由交警部门处理1起。对村民反映的玻璃被碎石砸碎问题,及时做好赔偿等工作。此事件中,网格员充分发挥“前哨兵”作用,让信访纠纷隐患及时化解在基层。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治理体系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将基层站所、村(社区)老党员、热心人士、各行各业精英等分散力量融合到12个镇(街道)725个网格3286个微网格中,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时建立村(社区)“1+n+n”治理体系,由1名社治干部、n名网格员和n名志愿者组成社治专班,通过信访接待室坐班、上门走访、线上联系等多种模式,了解“小纠结”、化解“小疙瘩”、调解“小问题”。截至11月底,全区12个镇(街道)网格共计排查信访矛盾纠纷297310条,村(社区)一级通过网格提前介入、问诊预检,化解率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