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乡村振兴不忘农村养老 山坳里的革命老区建起了老年食堂

记者 严梓宁 单晓峰

本报讯 “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享受到村里的好待遇。”12月16日11时,溪口镇壶潭村老年食堂飘出了饭菜香,村民陆续前来就餐。村民周百江不禁感慨,以前的壶潭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里的年轻人都想往外跑,只留下一群老年人,谁能想到这几年村里人气越来越旺,村干部还时时记着老年人的需求。

壶潭村地处四明山深处,是浙东地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常住村民的年龄基本在60岁以上,由于腿脚不便,买菜困难,开办老年食堂,是村民们最大的期盼,也是村干部想解决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村里积极挖掘红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如今,随着村集体经济逐年上升,村干部积极谋划开建老年食堂。今年11月底,村里的老年食堂正式营业,并开辟5亩菜地补充老年食堂的蔬菜需求,而村干部根据当前的村集体经济实力,最大限度为村民谋福利,其中90岁以上村民享受免费的一日三餐。

今年76岁的单兰娟和老伴得知村里要开办老年食堂,第一时间报了名。“以前我和老伴每天随便吃点剩菜剩饭。现在老年食堂办起来了,我们算了算,一天只需花费10块钱就能吃上热饭热菜,村干部真是有心了。”单兰娟笑着说,孩子们都在城里赚钱,经济也算宽裕,拿出钱吃老年食堂,大家都非常乐意。

“这几年,我们讲好革命老区故事,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推动红色基因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这一切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参与。农村养老问题村干部必须得考虑,让村民有获得感和归属感。”壶潭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元告诉记者,目前老年食堂可容纳20多位村民就餐,下步,村干部考虑逐步扩大就餐规模,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容纳40多名村民共同就餐,让村里更多的老年人吃上热饭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