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关于征求《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意见建议的公告

    索引号 11330283002979996P/2022-128690 组配分类 决策预公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医保/体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文广旅体局 发文日期 2022-03-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新时代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的通知》和《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拟定了《宁波市奉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社会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电话:88529430;联系人:陈辰

    地址:岳林街道大成东路39号(区体育管理中心)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30日

    宁波市奉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3月21日

    宁波市奉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新时代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的通知》和《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以深化“健康奉化”建设为引领,秉持“全面创新、全域美丽”发展策略,按照“后来居上、最美最好”的要求,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更加完善、便民惠民、均等共享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和共同富裕特色区贡献体育力量。到2025年,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平方米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5%以上,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6%以上,成功创建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高质量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带动全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全民健身制度体系建设

    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引领全民健身工作,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结合实施体育现代化乡镇(街道)建设规范和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标准,实现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和均等享有。树立制度创新和现代化治理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浙江省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和《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等政策性文件,制定出台《宁波市奉化区“十四五”文旅体融合发展规划》、《宁波市奉化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资金补助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二)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实用、发展均衡、共建共享原则,合理安排年度场地设施建设计划。结合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老小区整治和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等,利用旧厂房、仓储用房、屋顶、高架桥下等闲置空间,合理配置体育设施。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利用文化礼堂和低效能用地推进乡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健身设施供给。新建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4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8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5个、百姓健身房30个,完成223.7公里“环浙步道”奉化段提升工程,建成区体育中心(体育场、游泳馆),常住人口超8万的乡镇(街道)新建至少4类(含4类)以上体育项目的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常住人口低于8万的乡镇(街道)新建8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球馆。深化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提升行动,提升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和运营效率。推行智能化体育设施建设,推广和普及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着力打造智能化体育场馆应用场景。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逐步扩大社会性质体育场馆纳入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定点范围,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

    (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品牌特色、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举办区综合性运动会、礼堂文化节体育竞赛活动、区机关运动会、元旦徒步毅行大会、“桃花杯”系列赛、“足行奉化缘结山水”徒步活动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推广普及舞龙、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鼓励发展水上运动、马术、冰雪、露营等引领消费的运动项目,扶持壮大三大球、三小球、游泳、健身跑等传统赛事品牌。结合地域文化、旅游休闲资源,以“海峡两岸”和“雪窦名山”文化为抓手,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奉化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继续办好海峡两岸桃花马拉松、“王者之战”国际街舞挑战赛、海峡两岸体育系列公开赛、雪窦山越野赛(江南百英里越野赛)等IP赛事,到2025年,力争1-2个赛事列入省重点品牌赛事名录库。常态化开展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育活动。依托互(物)联网等新技术,创新赛事活动组织方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模式。

    (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大力鼓励和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单项体育协会会员、体育教师、健身达人加入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评价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指导服务履职效能。全面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审核、晋级、履职数字化管理。积极举办、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到2025年,全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5人以上。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和“一人一技”体育技能公益培训进机关、进镇(街道)、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行动,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身指导服务。健全区、镇(街道)二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推进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向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功能转变,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供标准化体质测试服务,推广个人健康档案和运动处方服务,年开展国民体质测试服务3000人次以上。落实并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测试活动覆盖率、达标率和优良率。

    (五)健全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建设

    进一步加强全区各级体育总会建设,推进实体化改革,不断增强内部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在全民健身组织中的枢纽作用,推动体育总会向基层和不同人群覆盖延伸,引导、服务、规范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镇(街道)100%达到“1+8”模式(1个体育总会工作站和8个(含)以上备案体育社区社会组织)。全区登记注册和备案的体育社会组织达到200个以上,获得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级的体育社会组织团体达到6家以上,3A以上区级体育社会团体覆盖率达到70%。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升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体育社会组织依法依规独立运行。

    (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宁波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做好“体育+”文章,加快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制定出台《宁波市奉化区运动休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技能培训、运动健康服务、体育旅游等产业,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重点扶持发展宁波湾水上运动、商量岗冰雪运动、徐凫岩户外露营、天驿马术、大堰登山等项目,到2025年,力争创建2-3个省级或国家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路线、优秀项目。通过加大产业扶持政策,争取产业扶持资金,推动我区体育产业智造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催生和引进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体育企业。深挖体育消费潜力,通过各类赛事活动拉动节假日消费和夜间经济,积极探索“运动银行”、“健身积分”等体育消费新模式,鼓励采取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消费季等方式促进体育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七)深化全民健身事业融合发展

    推动体教融合发展,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帮助青少年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强化体育评价,建立学生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到2025年,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6%以上。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加快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完善青少年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学校每年举办1次(含)以上综合性运动会。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每年积极组队参加各级青少年阳光体育比赛。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鼓励学校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促进体卫融合发展,以大健康发展为理念,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端口前移”意识,探索国民体质监测点和健康小屋共建的“体卫融合”模式,建立“体卫融合”专业指导队伍,实行运动干预与慢病防控的健康管理模式。推动社区全科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运动知识、健康知识交叉培训。

    (八)抓好全民健身重点领域改革

    坚持整体智治理念,深化体育工作数字化改革,整合健身场地、赛事活动、健身指导、体质监测等便民事项,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着力打造“奉化体育”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一张图、一件事、一指数”等场景应用,实现全民健身一站式服务。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完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全民健身领域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支持将公共体育场馆以委托经营、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引入专业机构运营管理,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形成多元化、多样化、市场化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和服务能力。

    (九)营造全民健身精神文化氛围

    深入挖掘中国体育文化内涵,推动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大力弘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新时代女排精神和体育健儿“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奋斗精神。普及全民健身科学知识,宣传健身效果,提高广大群众科学健身知晓率,提升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科学素养,营造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树立以汪顺等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广泛社会影响的体育明星为榜样,在全民健身中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和发扬“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精神。加强条宅村舞龙、缪家村风筝等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充分利用“蒋氏故里”这一独特优势,积极构建两岸体育文化大交流格局,全面深化体育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体育文化融合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的职能,提高职责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召开会议,评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全民健身工作过程监控与评估的时效性。强化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确保工作落实。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政策保障

    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职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权利。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特色区的目标体系、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将全民健身重点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各镇(街道)要参照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本地区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并积极组织实施。

    (三)加大经费投入

    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区、镇(街道)两级财政预算,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做到逐年递增,依法将留归地方使用的体育彩票公益金按一定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扶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四)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运营的日常监管和维护,规范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坚持防控为先,坚持动态调整,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宁波市奉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于2022年3月21日至3月30日征求公众意见,期间收到区资规局意见反馈1条,该意见提出在第二部分主要任务的第二条“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中建议增加“落实新建住宅小区按规定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经研究,参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快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通知》(甬政办发〔2018〕117号)意见,结合我区实际,该意见予以采纳。

    宁波市奉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