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战疫先锋 奉城卫士——记坚守“疫”线的公安民警

记者 柳家欢 通讯员 奕超超 胡琼琼 王嵘

“越是关键时刻、危难时刻,越要冲得出来、豁得出去。”奉化发生疫情以后,我区公安民警逆行而上,日夜坚守在战疫一线,用热血和汗水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超长“待机”的副大队长

在岳林街道“三区”安保现场指挥部中,有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奔波忙碌着,他是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陶江峰。

自4月9日收到一级响应指令,陶江峰第一时间奔赴岳林街道封控区前线。到达现场指挥部后,陶江峰根据区防办工作规定,配合岳林街道做好“三区”警力需求调研和部署。

“三区”划分范围广、人流大、店铺多,管控压力大。陶江峰仔细研究“三区”地图,挂图作战、标识标注。因为时间紧,围挡等硬隔离还未“架起”,陶江峰逐个用记号笔圈出人流车流进出口和易失守路段、点位,做到全面覆盖、全程跟进。

当他从铺满“黑圈圈”的“三区”地图中抬起头,背已僵直,天已微亮。随着数百名警力进驻“三区”,一排排木板硬隔离迅速筑起,安保管控体系逐步形成、不断规范,陶江峰又将视线瞄准了易漏管缺口。

“机动巡逻组,防范区华信西边有钢丝松动,有漏管风险。”这样的管控提示,每天都在上演。因为电话和信息不间断响起,陶江峰的手机电量经常不足。在他的笔记本中,绘有手工警力部署图,从粗糙到精细,正如“三区”安保管控工作,逐步规范完善。

4月13日凌晨,在集中隔离点发现一例阳性感染,奋战16个小时正打算休息的他,来不及换下警服,又奔赴城南区块。从“疫”线回来,他已超长“待机”42小时。

派出所的“老警天团”

在区公安分局尚田派出所,有这样一支“老警天团”,平均年龄53岁,每次遇到紧急任务,他们总是主动请缨。疫情发生后,这支“老警天团”逆行而上,和年轻民辅警一起并肩战疫,用实际行动彰显榜样力量。

52岁的老民警张健就是其中一位。4月10日凌晨,张健早早来到“三区”执勤点,向群众耐心宣讲防控要求。“疫情形势严峻,封控也很突然,很多人一时适应不了。我们要耐心做好解释和服务,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安心。”对自己的职责,张健心里门清。

刚划定“三区”那会,有两位群众因事发突然,没有时间准备物资,陷入“饥肠辘辘”的窘境。张健在开展日常巡查时获悉了该情况,连忙把自己的物资送给了他们。

一线夜以继日,留在后方值守的同事也开启了“一班倒”模式,守护辖区平安。俞伟琪就是这样一位“守家”的老警,今年55岁的他,从警27年、入党24年,是一位熟悉尚田每一寸土地的社区民警。4月9日以来,俞伟琪全程参与值班接处警,“一班倒”连轴转,解决了一起又一起老百姓的大小事。

战疫一线,白天热、半夜凉,“老警天团”的执勤服从夏季换到春秋季,他们一站到底,为“三区”疫情防控贡献着“老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