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博物馆捧回中国博物馆展览最高奖项 全国唯一区(县、市)级博物馆获此殊荣
记者 赵雪雁 单晓峰 樊建威 通讯员 林朝静
本报讯 昨天(18号),在武汉“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由奉化博物馆选送的“山海交响——奉化历史文明展”在众多参评展览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行列,成为今年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市)级博物馆。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和中央主要媒体代表担任评委,是中国博物馆展览领域内的最高级别奖项。奉化博物馆选送的“山海交响——奉化历史文明展”在策展理念、历史故事讲述、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等方面都有重大创新,得到了来自全国文物界和博物馆界最高级别的认可和肯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诗中教授在5月16日汇报会现场点评说:“奉化博物馆虽然是个小馆,小馆也有大文化、也有大故事、也做出了大格局,带来了山和海的交响。”
一个地方小馆如何从“高手如云”的评比中脱颖而出?奉化博物馆亮出了三招:亮化、活化、融化。一是展陈故事彰显特色,以山海交响为主题展现奉化6000多年来的文明史,让文物亮起来;二是活化利用工业遗存,融汇创新展陈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三是融合创新,设法延伸展览,持续传播地域文化。
奉化博物馆于2020年开馆,馆内文物珍宝藏品有6万余件,“前生”是建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热电厂。在城市化浪潮中,被淘汰的热电厂改造成了博物馆,以全新形式“活”了下来。
“山海交响基本陈列,系统反映了奉化千年历史发展脉络。生动讲述着6000多年来的‘奉化故事’。”奉化博物馆馆长王玮介绍说,“活”字贯穿于整个展陈设计的始终。
通过巧妙利用原有厂房结构,“山海交响——奉化历史文明展”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以前的水磨石地面、耐火砖墙、承重柱网与钢质梁架,通过色彩规划、灯光设计和新材料运用,实现老厂房空间与新展陈需求的无缝衔接。序厅则契合工业风,将大型不锈钢当代艺术巨浪造型,从地面涌向16米的高空,延伸至展厅,营造出宏伟的气势,突显出“山海交响”的展览主题。
同时,展厅增设高层平台,从空间中创造“空间”,丰富了展品的数量和类型。纳米水泥材料的使用,将自然光引进展厅,结合参观流线,营造了舒适的观展氛围……活化的改造、创新的设计,让曾经的工业地标,成功转型为城市的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