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第二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开展 贴心举措让采样有速度有温度

记者 马乐乐 王层裕 王红雨 柳家欢 通讯员 陈银儿 吴晓琳

本报讯  昨天(4号)上午,我区组织开展第二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为方便市民就近检测并减少等候时间,我区加大采样点密度,新增核酸采样点26个。

8时,记者来到大桥农贸市场核酸检测点,看到8名医务人员和多名志愿者默契配合,分别负责核酸采样和引导秩序,市民不到2分钟就完成从扫码到采样。“这个点位是今天刚设的,为的是方便市场经营户、工作人员和货运人员。”大桥农贸市场核酸采样点负责人方幼娜告诉记者,为配合市场运营时间,早上5时就开始采样,至8时已完成采样484人。“现在好了,不用跑来跑去,来了就可以做,太方便了。”经营户李女士高兴地说。

随后,记者来到冠城国际点位,看到市民扫码测温进场后,直接就能采样。“今天随到随测,实在太方便了。”市民王先生直呼效率真高。据了解,冠城国际点位每天上午6时开始采样,共设置4个通道,每个通道工作人员紧密配合,检测流程十分快速。“今天排队等候的情况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既有全区点位的增加,也有一部分特定人员分流到了指定点位。”点位工作人员卓朝斌告诉记者。

尚田街道尚一村有老人500多名,大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但昨天在该村文化礼堂里,记者看到每名前来采样的老人都拿着一张纸质核酸检测预约码,工作人员一扫即可。“这是任旭东昨晚特地到我家做的,有了纸质码,真是省心又省力。”村民张建叶今年68岁,是一名孤寡老人,由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每次核酸采样都要花费不少功夫。任旭东作为抗疫志愿者和尚一村专职网格员,他想到为村里老人制作纸质核酸检测预约码,以便加快采样效率。“志愿者上门入户,一共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制作了500多张纸质核酸检测预约码。”任旭东告诉记者,疫情以来,他出门总会背着一个包,装有网格员工作日志、一叠崭新口罩、街道网格员联系卡,以及一些生活小工具等,现在又多了纸质预约码,以便核酸采样时能随时拿出来让大家扫码。至8时左右,尚一村点位完成采样3600余人。

同样的纸质预约码还出现在西坞街道。为方便老人、小孩、无智能手机人员,河头村志愿者前一晚连夜录入60岁以上村民信息,并上传至电脑,打印、剪裁。这个小卡片,可以在近期核酸检测中多次反复使用,只需几秒便可协助长者完成核酸采样登记。“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多了,但一想到能为老人提供便利,能为医务工作者节约时间,大家觉得很值。”网格员张美意说。

“请抓紧到就近点位做核酸,带上手机口罩或身份证。”昨天上午6时起,随着我区第二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启动,岳林街道就循环响起喇叭喊话声。街道工作人员徐建华开着小轿车,在金钟路、岳林东路等区域不停打转,车顶绑着扩音喇叭对沿街居民楼、店铺、行人做全面动员,“人多、店铺多的地方就开得慢点,方便更多人听到”。

与此同时,在岳林街道明化村点位,记者看到水鹰户外应急救援队队长蒋挺操控着无人机,充当空中动态喊话员:“市民朋友,请注意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那位戴帽子的小姐姐,您距离太近了!”为掌握实时动态,街道各个点位上空,时不时传来个性化的防疫温馨提示。当天,救援队共出动3台无人机,巡回“喊话”,助力采样顺利进行。

昨天,我区完成第二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不包括“三区”以外的学校教职工、学生)共505823人,结果均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