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0655/2022-129028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主题分类 | 教育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2-05-23 |
关于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20220089号建议的答复
民革奉化区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幸福。近年来,区教育局着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服务导向,注重统筹规划,深化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中,让更多学生享受更贴近、更有效的心理服务,着力提高教育系统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家校社三方资源互补、共同协作、合力育人。
一、依托三大课堂服务全体学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工作原则,坚持以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品质的发展性辅导为主要形式,经过十余年的工作探索,目前,我区中小学已基本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课堂体系。
开齐开好第一课堂,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开齐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课表,保证每班每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少于2课时,并将课时安排纳入学校综合考核指标。参照《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稿)》,遵循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科学系统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灵活开展第二课堂,各校积极探索“五育融合,立德育心”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充分融入五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通过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等作用,实现同伴互助。结合开学、毕业、考试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5·25心理健康活动节”等专题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强化生命至上的观念。
创新开发第三课堂,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各校借助信息技术及多种传播媒体,创新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精品课程,形成了心理健康微课、直播课等系列化、品牌化的网络学习资源,延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空。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现实中积极向上的生活素材,广泛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心理保健能力。
二、促进五育融合落实全员育人理念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中,区教育局始终坚持全员育人原则,倡导人人都是心理辅导教师,课课都有心理辅导目标,处处都有心理健康宣传的工作理念。
一是重视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自2010年起,我区每年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学班主任持证率达100%,学科教师持证率超85%。同时,各校在每学年师德培训中保障心理健康主题的培训内容,不断提升全体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指导师。
二是重视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自然融合。在各门课程教学中体现学生心理成长目标,积极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加强学科渗透,注重营造平等、尊重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落实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责。
三、专兼职结合抓好专业队伍建设
专业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保障,根据现阶段学校实际情况,我局不断加强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心理辅导队伍建设。
一是持续提升专职教师配备,在我区教师结构性缺编较为严峻的形势下,区教育局坚持在教师招聘中优先保障心理教师配备。截至目前,我区普高、职高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达100%,初中段配备率接近50%。
二是持续做好专兼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由区教师进修学校每学期开展32学时的专兼职心理教师专题培训,2021学年第一学期,组织全区专职心理教师赴宁波市康宁医院开展为期7天的跟岗实习。此外,面向心理教师的优质课评比、教坛新秀评比、技能大赛等专业评比活动持续开展,有效提升了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素养。
四、三位一体健全育人支持体系
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引导,更离不开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此,我局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建共育的心理支持体系,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
完善家庭保护支持系统。注重发挥家长监护主体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确保家庭教育全覆盖。一是发挥家长学校功能,鼓励各校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家庭教育必修课程,积极开发各类家庭教育资源,提升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能力。二是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要求各校进一步做好家访等家校沟通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校外生活状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在开学、考试前后等一些重要阶段,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预防干预工作。
协同社会心理服务资源。积极构建与卫健部门有效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近年来,我局与区心理协会联合开展“送心育到学校”等多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通过多样化活动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2021年与区计生协会联合开展农村小学生家长青春健康知识培训项目,面向方桥、南浦、畸山小学等多所学校500余名家长开展互动体验式培训,有效提升了家长对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认识;与区妇联合作成立“家宣讲团”,汇聚区内优秀讲师资源,为各学校提供公益家庭教育讲座服务,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扩展讲师团规模,扩大宣讲服务资源,拓宽宣讲服务形式,更好地满足中小学生家长的培训需求。
感谢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宁波市奉化区教育局
202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