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734263790N/2022-129262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发改局 发文日期 2022-06-16

关于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20220181号提案的答复

字体:【大】 【小】

奉发改函〔2022〕32号

李勇委员:

您好!

您提出的“双碳目标下,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助力居民生活领域节能降碳”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做的精心的准备和数据分析,关于您提出的几点建议,现答复如下:

“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战略,实现双碳目标,加强综合能源服务技术研发能力,探索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领域节能低碳化发展。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积极开展节能减碳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深入调研,大力挖掘建筑碳达峰技术潜力,助力居民生活领域节能降碳。

一是开展城乡低碳空间结构优化。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布局生态、景观、滨水协调的绿道系统,实现城市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融合协调。二是推动城乡建设低碳转型。开展松岙镇大阜村农房工业化试点、裘村吴江与莼湖缪家等美丽宜居示范村、大堰镇文旅特色型与江口街道工业特色型等美丽城镇、南溪与金钟等未来社区示范建设,引领低碳奉化新风尚。三是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推动零能耗制冷薄膜在我区高能耗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四是增加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比重。在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目录清单,鼓励符合结构安全的既有建筑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建筑能源比例达到8%。我区目标2022年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根据折算规则,我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建筑面积达到6万m2。

同时,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会同人民银行奉化支行多措并举发展绿色金融。一是明确绿色金融支持重点。按照最新的《绿色产业指引目录》相关规定,根据奉化区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和“无废城市”创建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区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旅游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合作,明确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开展绿色项目库建设,对接宁波市“绿色低碳项目库”,重点梳理“6+1”领域(即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以及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产业项目、企业名录,建立本地化绿色项目库,有针对性地为入库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支持和融资对接服务。二是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中采用“赤道原则”,对项目融资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核查的义务。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行争取绿色信贷专项额度和政策,加大针对性信贷投放,同时进一步简化信贷手续,充分满足绿色低碳领域融资需求,鼓励向大型绿色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做好绿色信贷统计和监测,加强政策宣传,强化部门协作,为绿色信贷认定提供支持。三是加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应用。推动金融机构用好人民银行总行碳减排专项支持工具,向碳减排效果显著的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用足用好央行专项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根据实际需要划出一定的再贷款再贴现规模,加大对绿色项目支持力度,探索引入“再贷款资金+绿色信贷产品”的专项机制,指导地方法人机构通过“光伏贷”、“育农贷”、“强村贷”等绿色产品批量储备末端客户,并以此名义申请再贷款并确保再贷款资金最终投向该产品。设立绿色项目再贷款“绿色通道”,提高审核报送速度,对绿色专营机构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绿色贷款,优先给予再贷款支持。四是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绿色产业、绿色企业融资需求和特点,持续改进和丰富信贷产品,积极创新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循环、绿色乡村、绿色农林等涉及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绿色消费等绿色信贷产品,做好绿色园区贷、绿色工厂贷、绿色项目贷等信贷产品创新推广工作。拓展绿色信贷抵质押品范围,积极探索将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生态公益林收益权、节能收益权、特许经营权收益权、知识产权等纳入抵质押范围,降低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融资难度。五是探索推动绿色支行(网点)建设。鼓励金融机构结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开展绿色支行、绿色网点等专营机构建设,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品服务、评级考核方面积极创新。鼓励建设“低碳”“零碳”网点,在网点装修,日常运营等方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地方法人机构探索发行绿色金融理财产品、绿色大额存单,鼓励探索个人绿色积分、碳账户等,将生态文明信用分数与个人信用增信、金融业务优惠、实物兑换及场景消费等环节结合。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绿色金融专业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六是开展多层次绿色融资对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乡镇社区、村级集体组织等相关单位与部门,建立可持续的战略合作关系。强化科技赋能,更好发挥宁波普惠金融信用信息平台、贷款码等对接平台功能,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绿色环保融资专场”等场景,主动对接绿色项目融资需求,差异化提供融资解决方案。推动金融机构强化“线上+线下”融资对接,通过主动走访、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推介、银企融资洽谈对接等多种形式,构建常态化、便捷化、网络化绿色融资对接机制,力争每年绿色金融融资对接会不少于10场。七是开展绿色政银担保合作。推动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重点向绿色领域配置担保资源,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开展绿色担保业务,对符合要求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适当降低绿色担保门槛和费率,简化绿色担保流程,为绿色领域融资提供增信服务;鼓励区各保险公司积极开发绿色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产品,为绿色小微企业、绿色农业主体等提供小额保证保险服务。八是探索多元化绿色融资渠道。鼓励探索PPP等多元化的绿色项目融资方式,在4A级以上旅游景区、城市垃圾填埋、厨余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上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引入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发行绿色债券、碳票等。加大对符合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条件的绿色企业的上市培育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等挂牌融资。加强对低碳旅游示范区、民宿、绿色饭店等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绿色旅游发展。九是推动绿色供应链(产业链)金融发展。探索推动绿色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与创新,关注融入资金用途的绿色属性,积极推动绿色核心企业加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应收账款融资、绿色动产融资发展,更好满足相关绿色领域的融资需求。探索推动绿色产业链金融发展,加大对奉化循环产业园建设等项目的金融支持,推动工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动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促进奉化特色农业产业链整体提升。十是推进绿色保险业务创新。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宣传推广,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绿色保险。引导保险公司更好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绿色产业,强化对海上风电项目、太阳能光伏项目、绿色建筑、新材料、首台(套)等保险支持,适当给予保费优惠。积极探索气候相关的生态保险,推动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草莓寡照气象指数保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增量扩面和特色农业保险模式复制推广,加快推进水资源损失保险、水库防洪超蓄保险、堤防(海塘)灾害综合保险等设施农业保险。十一是推动绿色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农村信用体系评价,积极开展绿色信用村、信用镇创建。加强金融机构与环境保护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断扩大环境信用信息结果在金融机构中的应用,对不同评价结果企业在授信、利率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措施。对环境信用评级为一般、较差的企业,应严格审查、审慎授信,并视具体情况采取降低授信额度、上浮利率等措施。对属于限制性、禁止性领域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控新增授信和信贷准入,并逐渐压缩、退出存量贷款。

以上就是我们对您提出的几点建议的答复,再次感谢您对奉化节能降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奉化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6月15日

(联系人:庞春风,电话:139893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