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874G/2022-129655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主题分类 | 体育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原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2-06-23 |
关于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0125号提案的答复
傅海丰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打响奉化“运动之城”品牌的建议》提案已经收悉。您所提出的建议对我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形成“赛事集聚区”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此,我局高度重视,专门组织了相关业务领域负责人进行了研究讨论,关于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水平承办、打响奉化“运动之城”的品牌
(一)高质量谋划建设赛事集聚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紧跟奉化新城建设步伐,坚持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与政府办民生实事、城乡建设有机结合,坚持全民健身与全民幸福结合,坚持把体育改革创新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体育事业结合,充分发挥建设完成的963公里登山步道网以及新体育中心为核心的2000余个公共、社会属性体育场馆场地的空间布局,为持续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体育赛事活动打下现实基础,以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持续推进赛事聚集区的建设推进。
(二)品牌赛事进击消费市场新蓝海。通过精心培育,先后打造了“海峡两岸”桃花马拉松、“王者之战”国际街舞挑战赛、阿迪达斯国际越野赛、江南百英里、“桃花杯”系列邀请赛、浙江省龙狮锦标赛和承办了“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宁波湾中国家帆赛”等高端IP品牌赛事,其中桃花马拉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等级特色赛事、中国田协铜牌赛事、最美赛道特色赛事以及“一区一品”的浙江省品牌赛事。随着以上这些品牌赛事的连续举办,在全面展现我区社会文、商贸经济和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建设成果的同时,每年至少吸引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不少于3万名运动员来到奉化参赛并顺势衍生区域的参赛、观赛旅游消费经济圈,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体育消费超5000万元。
二、夯实打造奉化“运动之城”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
(一)大力兴办群众身边的“精彩”赛事活动。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体育健身需求,通过建设以文化礼堂节为抓手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网络体系,连续举办奉化区礼堂文化节体育赛事活动,同时每年还举行元旦徒步毅行大会、元宵节“龙腾狮跃闹元宵”龙鼓展示大会、区工间操展示大会、虎跃杯篮球赛、“桃花杯”气排球赛等体育竞赛活动不少于150次。每隔4年“精心”举办区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区举办了奉化区第一届运动会,共设成年部21个项目、老年部7个项目、残疾人部4个项目、青少年儿童部14个项目,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本次综合性运动会的人数将达到10万人次。我们将继续广泛开展群体性体育赛事活动,通过引导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让全民健身持续深入人心,使我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0%以上(不含学生),让我区体育人口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让参与体育的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幸福感。
(二)合力建设百姓身边“十分钟”体育健身圈。通过积极推进体育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奉化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及服务体系,全区12个镇(街道),393个行政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健身点)实现“全覆盖”,建有全民健身路径701条,篮球场(馆)332片,乒乓球场(馆)261片,12个镇(街道)全部建有1片及以上简易足球场,建成县江滨江塑胶健身步道12公里,登山步道963公里,成功创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等省、市民生实事工程113项,深入参与新建小区规划和验收,严格落实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快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通知》(甬政办发〔2018〕117号),19-21年共参与评审47个新建小区项目,落实体育场地设施1.5万平方米,对城区14个老旧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了更新、提升,全区公共体育设施100%向社会开放,12家社会性质体育场馆低免收费向社会开放,全区共29所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设施100%向社会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社会企业成立区全民健身设施维修队,每年每季度对全区全民健身设施进行巡查维护。截至2020年底,我区共有体育场地1965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228.497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96平方米,位居宁波市第一,浙江省前列。
(三)精心服务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我区已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1948人,其中一级66人、二级298人、三级1584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37人。计划通过继续举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积极推动体育进社区、进乡村,服务基层,普及健身知识,传授健身技能,每年举办10场以上健身大讲堂,每年开设至少15次“一人一技”公益技能培训班,开展工间操、瑜伽、乒乓球、健身气功、门球等项目的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人次不少于1500人。
三、做强“体育+”文章,做大体育相关产业
(一)掌握业态发展现状,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体育产业坚持以体为主的融合发展模式,以体育制造为基石、运动休闲产业为抓手,通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体育,进一步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5月份,我区录入体育产业名录库438家,其中法人单位226家,所涉的国民经济体系类别共40余种,涉及竞赛表演、体育培训、运动休闲、场馆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从业人员共计5000余名。2021年全年实现体育产业总产出32.74亿元,增加值11.58亿元,占全区GDP增加值比重1.7%,实现产业增速15.6%。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以国、省、市各级体育产业发展系列规划为总体方向,坚持秉承以体促融、多元并进的发展理念,聚焦各阶段重点任务进行布局实施,以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蓝本,通建设平台,加速推进“体育数字化”的改革实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让体育产业成为我区地方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
(二)挖掘体系架构优势,做深体文旅融合文章。奉化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是宁波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排头兵,文旅融合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覆盖全域,通过这些奠定的优质资源和坚实的配套产业基础来进一步发展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在奉化区已创建成功“浙江省运动休闲基地”上大力推动运动休闲项目的培育和建设,发挥产业集群平头优势,将山地户外、冰雪、马术、农业生态休闲、健身休闲等项目,吸引了本区居民以及外地游客前来,现已形成了“大堰登山”、“徐凫岩飞拉达”、“商量岗高山滑雪”、“天驿马术”、“街舞培训”为核心的运动休闲产品体系。其中,“大堰登山”入选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溪口徐凫岩”成功创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以及“商量岗高山滑雪”成功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莓好农创园已申报市级休闲旅游基地。随着推进建设的宁波湾文体中心,将重点布局发展水上运动和航空运动,包括皮划艇、赛艇、帆船、桨板,以及水上航模运动等,进一步丰富区域内的运动休闲项目,不断满足大众化、专业化或高端化等不同人群的需求,为十四五期间我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体育走廊”和国内知名体育旅游目地的长远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宁波市奉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6月23日
(联系人:胡国栋)